誰都知道這一次出使明月國是以拓跋烈為主的,如果回來的時候,他們再不爭取一下的話,整個出雲國都會落入他的手中,可是還沒有等他們做出什麼動作,皇帝居然就駕崩了。
而這個時候出雲國是最為混亂的,也是他們渾水摸魚的最好時機,趁著這個機會這幾名王爺都在暗中拉攏屬於自己的勢力,想在爭奪皇位這條路上站住腳。
“幾位的動作也不慢,看來都很著急吧?”拓跋烈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放過他們,更何況他有詔書作為保證,說話也相當的有底氣。
“幾位王爺快些進去吧,不要在這裏聊了,大臣們都在裏麵等著呢!”
太監們一見到這些人在這裏針鋒相對起來以後就有些頭疼,隻能大著膽子對他們催促。這樣的情形他們之前見到過無數次,但是隻有這一次是完完全全擺在了台麵上。
“哼。”聽了太監的話以後,其他幾名王爺對著拓跋烈冷哼了一聲,率先跨進了大殿內,拓跋烈隨後跟著走了進去。
整個宮殿裏都站滿了人,除了大臣們還有平時伺候的宮女,還有各宮的主要嬪妃,全都聚集在了這裏,不時會傳來陣陣的哭聲。
“先皇就在裏麵,幾位王爺一起進去看吧!”一名老太監對著他們說道。
幾人互相望了一眼走了進去,發現皇帝正十分安詳的躺在床上,見此情形以後他們紛紛都閉上了眼睛,跪下來對著他磕頭。
不論他們之前心裏怎麼想的,到了這個時候禮數必須要盡到。行禮過了以後他們就退了出去,但是走到外麵時候就開始產生分歧了。
這樣的大事如果沒有一個人主持的話是根本不行的,但是主持的人選就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一旦決定了由誰主持大局,那麼也就意味著以後出雲國會交到誰的手裏,在皇帝沒有立儲君的情況下無論是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就在幾名王爺還竊竊私語的時候,太監拿出了一卷明黃色的詔書,高高的舉了起來。
見到這個詔書以後,在場所有的人都吃了一驚。他們沒有想到,皇帝居然在臨死之前已經把這件事情安排好了。
隨即殿裏的人紛紛跪了下來,聽著這名太監念詔書上的內容。
當聽到出雲國新任的皇帝居然是拓跋烈的時候,在場的人立刻就沸騰了起來。
“不可能!這份詔書一定是假的!”首先提出反對意見的就是旁邊的幾名王爺,他們完全無法接受拓跋烈當出雲國新皇帝的事實。
“幾位王爺稍安勿躁,”太監把詔書收好了以後勸道,“這道傳位詔書是先皇親筆所寫,上麵的印也完全做不了假,請幾位王爺謹言慎行。”
“謹言慎行?本王根本就沒有辦法謹言慎行,如果他當了出雲國的皇帝的話,那我們又算什麼?”
“皇上,您看……”
不管這幾名王爺願意不願意,宮人們就已經開始稱呼拓跋烈為皇上了。
“現在主要的事情是要把先皇的事情處理好,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至於詔書的事情也必須要先擱置在一邊。”拓跋烈語氣沉痛的說道。
“皇上明鑒。”
很快拓跋烈成為出雲國皇帝的事情就傳遍了整個宮殿,大家還沒有從先皇駕崩的情緒中恢複過來就被後來的這個消息給驚到了。
就算大家再不願意,這也已經成為了事實,拓跋烈已經開始主持整個局麵了,而大臣們也都在聽著他的指揮。
其他幾名王爺見到自己已經無力回天,心中雖有怨氣但也隻能強壓了下來,等到先皇的事情處理完畢以後就該舉行登基大典了,但是太監找到拓跋烈的時候,拓跋烈卻要推遲登基大典。
“皇上,登基大典這件事情十分的重要,為何要推遲呢?”
“先皇才駕崩不久,朕如果這個時候舉辦登基大典的話會招致閑話的。”
拓跋烈十分懂得隱藏自己的鋒芒,這個時候他隻有越低調才能越得到百姓的好感,太監聽了他說的話以後也覺得十分有道理,隨後同禮部商量了一下便將登基大典推遲了半月有餘。
等半月之後拓跋烈舉行了登基大典,第一次出現在了朝堂之上。他坐在龍椅上,俯瞰著下麵的朝臣們,整個人的感覺同之前都不一樣了。
“我們出雲國已經憋屈太久了,從今日起,朕會帶著你們將出雲國發展得無比強大。”
拓跋烈對著底下的大臣們做出了許多的承諾,他的支持者自然是一片叫好,然而那幾名王爺對於拓跋烈的話卻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