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紫色茶宴(2 / 3)

第三件,朱槐、朱熾父子升遷,榮歸省親。

光複後,朱槐回到了南京,在國民政府裏任了局長,他唯一的兒子朱熾也年滿十八,從了軍。仰仗在政府裏做官的父親,已經做上了排長。聽說在老家的朱砂造了一幢舉世無雙的房舍,二人都想回來看看。

朱槐與朱熾回鄉省親,也讓朱家上下體味了十天的親情之暖。尤其是朱門事業傳人朱砂,見到了經年不見的叔叔朱槐和從未謀麵的堂弟朱熾,很是殷勤事奉,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品茗四寶\"予叔叔賞玩。朱槐自是愛不釋手。朱砂在一次酒酣之後,大方地將\"品茗四寶\"送予了叔叔。

第四件,要員題宅。

朱槐的上司陳立夫聞聽朱槐描述朱家新宅的諸多神奇,也很想前往一觀。終於在他一次出巡時,繞路來到朱家鎮;見了這曠世之作,驚歎不已,信手提筆,親題\"陶居\"二字。

一九四九年,朱槐與朱熾隨國民黨逃去了台灣小島,從此海峽隔親情,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每逢佳節或是靜謐難眠之夜,朱砂心中總是升起長長的思親之情。七天前,他突然收到署名\"朱熾\"的電報,上書:\"本月望日抵家,共賞家鄉圓月。弟朱熾初八日自高雄\"。

七天太長了,朱砂有點等不及;七天又太短了,來不及為迎接遠歸堂弟準備更多的東西。他竟再不出門,構思新作品做見麵禮。還有三天朱熾就要到家了,淩晨三點,朱砂便帶上三層細紗縫成的錦囊上了朝音山。回到家又把自己關進了十坪見方的工作室。連一日三餐都不出來,要家人用食盒盛著送至門口。

十五這一天上午,他終於走出了工作室。在午飯的餐桌上,他給孫女朱嬌嬌布置了任務:用下午時間送五紀請帖,請朱家鎮鎮長金紹良、市電視台女主播歐陽婷、著名江南名畫家何逸雲、三清觀主人天華道人和江南名模莎莎小姐於當晚掌燈時分來陶居參加迎接堂弟朱熾的茶宴。

飯後,朱砂獨自踱進了書房。從書櫃裏端出一方錦盒,打開來,取出上好的宣紙,輪起飽蘸墨汁的羊毫。左一張寫得不好,撕掉!右一張不理想,團成團扔在地上。半個多小時過去,他還是沒能把三個字寫得順自己的意。

最後,他發現錦盒上麵的紅色蜀錦甚好,也不管其他,一把撕下來,展平,鋪在書案上,用鎮尺壓平。又換上一支羊毫,用八分體書了三個大字:\"半生月\"。

這就是今日他給堂弟接風的見麵禮,也是今夜茶宴的主題。

他悵然地頹坐進藤椅裏:想人生能有幾個五十年,怎禁得這般思念之苦。上一次與堂弟分別正是那陳立夫為陶居題字的時候。六百個月圓月缺!

朱砂就這般倚在藤椅裏,醒醒睡睡,直到日頭西沉,院子裏人聲嘈雜起來。

被延請的客人有四位已經到了,由周天筠和朱嬌嬌陪著,正坐在皂角樹下的繡墩上閑聊。

穿著白色小衫、紫色紗裙的歐陽婷斜戴著一頂白色小涼帽出現在院門口。一邊往裏走,一邊摘下小帽在麵前揮動,向院中的主人和客人打招呼,扇起一陣香風。

嬌嬌很看不上她那浪樣兒,於是裝作沒看見,依舊與何逸雲看他新近畫作的照片。倒是林莎莎嫋娜著\"T\"台上的步履,笑容可掬地迎上去:

\"真是千呼萬喚才出來!讓我們好等。\"

\"不好意思,台裏的活兒太忙。\"

\"可就忙死你了?這麼一會兒工夫,可能做成什麼經天緯地的大事業?\"

\"就你這張嘴厲害!朱老呢?\"

這會兒與嬌嬌閑聊的何逸雲聽見歐陽的聲音,正抬頭望向這邊,擺動著手裏的畫筆跟歐陽打招呼。歐陽故意不理會他,在人群中尋覓著。嘴裏說找陶居的老主人,豈不知她在找這陶居的少主人朱石。

朱熾被朱家公子朱石從碼頭上接到陶居,已經是掌燈時分。

朱砂被朱石的妻子請出書齋時,朱熾正一邊說\"我那哥哥在哪裏?讓我好想啊!\"一邊往裏走。

在門前,兩個人的四隻手握在了一處。

半天功夫如置身無人之境。就那兒站了許久。還是周天筠走上前來勸:

\"這五十年的話,就這麼站著一氣說完不成?客人們還等著呢!倒是給人家介紹介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