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北卡的籃球,是純粹的籃球,那是因為大學的天空,擺脫了世俗的紛擾,尚無功利的外衣。它的最大功用,是為所有球員提供健康體魄和快樂生活的同時,為他們的人生下一站提供了可資甄選的人生道路,它可以輕鬆快意,可以厚重凝煉。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探索著未知的混沌,沒有所求,沒有地位,自然快樂。

打好ncaa,證明自我,就是喬丹在北卡的全部。至於未來,無須顧慮。因為事實最終證明,有無數的選秀狀元最終泯然眾人,也有無數的庶人躍然成器。所有人的定位和未來,都會在下一站重新開始。

nba的角力,論天分,講勤奮,但更是籃球江湖功與利的纏鬥。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後,nba的商業化之路已然不可逆轉,它也是美國體育職業聯盟的必經之路。

今天,nba是美國四大體育聯盟中全球化最成功的俱樂部,影響遍布全球。

這自然要歸功於偉大的nba“教父”大衛斯特恩。但必須承認,如果沒有偉大的“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大衛?斯特恩的全球化之路一定會艱辛、漫長很多。

彼時,大衛?斯特恩接手的美國籃球職業聯盟亂相叢生。眾多俱樂部連年虧損,運轉難以為繼。即使盈利的俱樂部也舉步維艱。投資人萌生去意,球員的薪水達不到預期,缺乏讓廣告商投資的信心。

其實,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一個字——錢。

投資人投資球隊,是為了盈利;球員賣力打球,是為了工資;廣告商投資nba,是為了盈利,因為他們都不是慈善機構,完全可以理解。

解決了錢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切。

經濟既然能夠決定政治,經濟就一定能夠搞掂體育。

隻要解決錢的問題,就解決了nba的根本問題。奧運會提供了這樣的契機,它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國體育的強大,特別是籃球形象,它為nba走向全球化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契機。

以大衛?斯特恩的遠見卓識,他當然能夠看清這樣的趨勢。

但如何將奧運的全球化契機轉化為nba的內在動力,他還需要等待。

很快,在nba內部,這樣的機會已經出現了。

它的突破口,就在一個年輕的新秀球員——邁克爾?喬丹身上。

此時的耐克梭哈豪賭能否成功尚不得而知。但耐克的賭注公開後,不啻在nba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將nba所有人震得頭暈目眩。

在此之前,沒有人能夠想到,一個nba球員能夠如此值錢。一個剛剛加入nba的新秀,還沒有踏入nba賽場,甚至還沒有打一場比賽,一切還在未知中,就被拉上了一場決定若幹組織和一個球類群體命運的賭局,獲得了很多美國人幾輩子都無法想像的財富。

這,也是美國夢的一種。

從理論上來說,那些已經證明自己身價的球員,像賈巴爾、伯德、約翰遜、托馬斯,無論從戰績名氣,還是現實價值,應該都遠遠超越還沒有書寫傳奇的邁克爾?喬丹。

不是嗎?

但實現的真實寫照是,將他們所有人現有的商業價值相加,他們都不如邁克爾一個人多。

這是一個放在惡魔家裏的潘多拉魔盒,被遺忘在一個角落裏,沒有人注意到它。然後,一個叫耐克的小公司無意中發現了它,並將它打開了。

耐克給所有的體育用品公司開了一個壞頭。自此,小型體育用品公司將再也無法扳倒巨型體育用品公司了。今天如果還有哪家小型體育用品公司敢像耐克公司這樣梭哈豪賭,我敢肯定,耐克、阿迪一定會一擁而上,將他們扒得連底褲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