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接受失敗,但無法接受放棄。

——我從不懼怕任何對手,隻怕對手不夠強大。

——邁克爾·喬丹

第一章殺氣

小時候,喬丹的初始愛好並不是籃球,而是棒球。在12歲時,他在迪克西少年棒球聯盟獲得了“棒球小先生”稱號,並讓老喬丹念念不忘,充分說明他是有棒球天分的。這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老喬丹去世後,他執意要去打兩年棒球而不是其它。

當時,喜歡籃球的是哥哥拉裏。拗不過哥哥的軟磨硬泡,瘦弱的喬丹會陪著拉裏在父親的簡易籃球場上較量一番。拉裏個子不算高,但勝在結實,對抗能力和籃球天賦都相當不錯。但小時候的喬丹相當瘦弱,在1vs1的對抗中明顯處於下風。大概也就是從這時起,小邁克爾的心中充滿了對失敗的沮喪,但更激起了他強烈的鬥誌和對勝利不可扼止的渴望。

這種逐漸培育起來的好勝心一直陪伴喬丹到了高中。他讀的高中叫萊尼高中,在讀到10年級時,學校教練讓喬丹和夥伴勒羅伊·史密斯一起參加球隊試訓。但最終的大名單中,任他翻來覆去地看,都沒有發現自己的名字。

喬丹落榜了。

是的,此時的喬丹和無數有著籃球夢想的青少年一樣,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籃球青年——一名普通高中學生,他的好與壞、優秀與普通,都掌握在別人手中。

落選意味著他此時球技、身體、對抗、意識等籃球一切必備素質的疊加並不出眾,甚至不夠入選一個普通高中的一線隊。

但史密斯進入了大名單!進入名單的理由相當充分——史密斯是個大個子。沒辦法,一個人如果個子高,那你在打籃球上就具有先天的優勢。即便是今天,這都是一個讓絕大多數人無法拒絕的理由。

如果換成其他人,結果多半會選擇逆來順受。沒關係,心甘情願地接受教練的安排,好好表現,然後爭取在下一次選拔中能夠有幸被教練選中。很不幸,萊尼高中的這屆教練和同學們遇到了一個奇葩,一個終其一生都從不肯認輸和屈服的人。

要麼,你打死我。

要麼,我征服你。

教練看出了喬丹的不屈和不甘。他找喬丹談心,安慰他,說這是因為他們確實認為喬丹需要更多的磨礪。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什麼叫需要更多?就像中國永遠都存在的那個問題“學習不夠深入”一樣。放在誰的身上,它都是一個問題,但放在誰的身上,又不是一個問題。

這是一個不可能被喬丹接受的理由。普通人想想就算了。但喬丹不是普通人,所以,這事完不了。

遭殃的是和他對位的一線隊友。在此後的每一場訓練和比賽中,他們都不得不麵對一個打滿了雞血的喬丹像瘋了一樣向自己發起攻擊。

他不但瘋狂地進攻,而且還像瘋了似的防守,每球必爭,和你玩命,你想不和他玩命都不行。那咬咬牙挺一下等他瘋勁過了不就行了嗎?結果咬得滿嘴是血,也沒有等到完事的那天。

所有和邁克爾·喬丹對位的人,都能夠感覺到他撲麵而來的騰騰殺氣。

是的,這就是殺氣。

——這是一個王者的必備素質!

此時的喬丹,開始儲備了封神的第一個素質,殺氣。

我們都知道,喬丹這個人,一向說到做到…

一年後,打服了所有人的喬丹終於得償所願,進入一線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