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死後,彭湃像是變了一個人,每天都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靠著尼古丁和酒精麻醉自己,渾渾噩噩的一連數天沒來上班了,這也讓唯希無比擔心。
下班後跑到他家裏吼了他一通,本希望能讓他重新振作起來,沒想到他卻以爛泥的姿態回敬她的好心。
唯希無奈,隻得任由他自暴自棄,回到家後法迪很反常的沒回家。唯希想著他最近工作繁忙,也就沒太在意。
吃完晚飯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個澡,之後就坐在房間裏看電視。最近沒有好節目,加之心情不好,拿著控製器漫無目的的不停換台。
換著換著,電視裏正在播放的一則外國新聞引起了她的注意。這則新聞報道的是有人爆料“大英博物館”丟失了一件重要的文物。
而這件文物就是兩年前在“上海博物館”裏展出過的“阿拉伯古燈”。爆料人堅稱這件文物在兩年前就已經丟失,而“大英博物館”卻密而不報,故意不讓外界知曉。
“大英博物館”迫於輿論壓力,這兩天終於承認了丟失文物的事實,但不承認文物是兩年前丟的。可這盞古燈自兩年前在上海展出後,就再也沒有在公眾麵前展示過,這又引起國外媒體紛紛質疑。
因這則新聞,又牽扯出發生在50年前的一起巴林盜墓案,從而揭開了一段塵封已久,鮮為人知的“沙烏德”王國的往事。
話說50年前,巴林反英份子襲擊了英國在巴林的軍事基地,為了躲避英軍追擊,這群反英份子無奈下藏身於巴林島北部的塚林,在那墳林墓海聚集的地方,他們意外發現了一座非常特別的墳墓。
這座墳墓每到晚上竟會隱隱發光,避難的反英份子覺得離奇,本想著按照YSL教提倡薄葬的習俗,墳墓中應該不可能有值錢的東西,但眼見這座墳墓的怪異,幾人便大膽地刨開了墳墓,在墳墓中找到了一盞金光璀璨的阿拉伯古燈。
找到古燈後不久,英軍突然而至,將他們一舉擒獲,致使古燈落入英國人手中,並帶回到英國本土。
這也就是人們把這起盜墓案與“大英博物館”裏館藏文物“阿拉伯古燈”聯係在一起的原因。雖種種跡象表明,這盞神奇的古燈源於被盜的巴林墓,但“大英博物館”一直否認,這也就成為了一樁難以斷定的懸案。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官方總算確認了這座墓的主人。他就是“沙烏德”王國的開國君主“阿卜杜勒?沙烏德”最為神秘的兒子,名叫“紮菲爾?本?阿卜杜勒?沙烏德”,後來人們喜歡稱他為“紮菲爾王子”。
說起這位“紮菲爾王子”,要從他的母親“阿娜雅”開始說起。一百年前,他的母親本是巴林莎奈派貴族的女兒。
阿卜杜勒?沙烏德還未征服“上誌”和“下誌”地區,建立“沙烏德”王國的時候,在薩哈沙漠打擊武裝遊牧部落的戰鬥中受了傷,那時戰事岌岌可危,為了迷惑敵人,不至讓敵人趁虛而入,他不得不跟當時支持他的巴林貴族女兒“阿娜雅”結婚,向敵人示意自己安然無恙。
因那時戰火紛飛,兩人新婚後不久,阿卜杜勒?沙烏德就將妻子送到巴林避難。在這過程中阿娜雅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紮菲爾?本?阿卜杜勒?沙烏德”。
等到阿卜杜勒?沙烏德建國後,又因政務繁重,一直未接遠在巴林的妻子和兒子。長久的分離,他甚至遺忘了這個臨時娶回來的妻子和從未謀麵的兒子。
阿娜雅就這樣在一天天的思念與等待中含恨死去,不久他們年僅20歲的兒子“紮菲爾?本?阿卜杜勒?沙烏德”也死了。
阿卜杜勒?沙烏德得知這個消息後,悲痛萬分,愧對妻子和兒子。據說兒子死後,曾有一個天使托夢給他,告訴他,兒子生前沒做過好事,而且怨氣很重,右肩上記錄他生前善事的“來給布”天使已離他而去。
如果沒有“來給布”天使記錄他生前的功德,末日那天就隻剩下左肩記錄惡事的天使“而地都”向真主彙報他生前惡行,如此一來就難以通過末日的審判,等待他的將是火獄。
阿卜杜勒?沙烏德從夢中驚醒後,內心大感不安,覺得是自己的疏忽導致兒子的含怨早逝。為了幫死去的兒子填補右肩天使的空缺,他在一個“伊瑪目”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個裝天使的古燈,並將古燈放入兒子墓葬右側,希望他能幫助兒子在末日複活的那一天,通過真主的審判,去往天堂。
很可惜的是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王子墓在50年前被盜掘,陪伴他的古燈更是沒了蹤影,隻剩下千奇百怪的傳說,讓後世猜想研究。
唯希看著這則新聞,心中莫名恐懼起來,“大英博物館”丟失的“阿拉伯古燈”對她來說太過熟悉,熟悉到好像就在身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