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的碰撞中,選擇大局。集團利益、公司利益、項目利益、員工利益,各個利益主體都在這裏碰撞,這種碰撞一旦產生共振現象,就會以一種激烈的方式恣意揮灑,矛盾一觸即發,問題極易惡化,遠遠超出“兄弟分家”那種單一的經濟處置與利益切割。於是,大局已經不是空喊的政治口號,大局涉及實實在在的個人利益,隻有更多的人在大局下行動,整個局勢才不會出現大的動蕩。很多人選擇了大局,就意味著局部的犧牲,幸福指數的降低,但為一個老牌子新興企業的東山再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去留的徘徊中,選擇理智。曆史回到計劃經濟年代,領導一聲令下,打起背包就出發,似乎都有些行動遲緩。特殊環境中的個體,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把你砌在衛生間還是金鑾殿,磚是沒有選擇權的。市場對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的配置,極大地減少了人為“搬運”因素,需求與供給規律操持著人才的基本流向,更多的人是肩上長著自己的腦袋,沒有盲從,沒有盲目,沒有盲動。或去,或留,或去後回流,或留下又走,對他們的流動橫加指責亂發議論,都是不客觀不公正不負責任的,甚至是過於簡單粗暴。他們按照自己的思維定式,自己的文化追尋,自己的價值取向,在理智的選擇中重新定位,本身就是對變革的理解、支持與奉獻。
在困難的環境中,選擇實幹。除了留資質、留項目、留人才之外,電氣化公司還留下了一大筆極其寶貴的財富——優秀文化。這種優秀文化的核心,就是“實幹”:“實幹興企,實幹增值”。變革帶來的影響是客觀的,市場空間受到擠壓,管理架構被拆分,生產要素短缺,就連公司機關辦公場所都沒有。不過,他們沒有精力怨天尤人,沒有時間等靠討要,沒有心情坐而論道。他們有的是麵對現實的勇氣,戰勝困難的決心,描繪新景的智慧,實現目標的路徑。在一個沒有優勢的起跑線上,一條鋪滿荊棘的跑道上,他們奮勇爭先,苦幹實幹,提前一年實現改革重組時提出的奮鬥目標。生產要素更加優化,管理架構更加科學,市場生態更加繁榮,創效能力更加強勁,經濟實力更加雄厚,信心指數更加高漲。
不可強求整個群體都有開闊的視野、豁達的胸襟。浮躁過、焦慮過、擔憂過、痛苦過、恍惚過、動搖過、徘徊過,才是一切心智健全的人正常的心理反應。但這一切又是短暫的。選擇取舍、選擇得失、選擇進退、選擇好壞、選擇對錯、選擇美醜,無異於直接公布答案,不需要更高的智商就很容易做出正確的抉擇。相形之下,電氣化公司的員工們能夠在極其複雜條件下做出正確的判定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他們以其應對現實的技巧與勇氣,才使他們奮鬥的目標不會虛幻,確立的信念不會空泛,追求的理想不會縹緲。
一場變革,一次考驗,一次升華。這是一個表情極其豐富的群體,這是一個內涵深厚的群體,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激情的群體。這個群體能的積聚,量的集合,勢的形成,來自於個體的選擇,來自於選擇的結量。
201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