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二帶倆王,出了。”
果真如此,不是有點傻,就是有點二。
現實生活中,會不會有人拿著一手硬牌好牌,到處炫耀、張揚、威風、威脅,一激動甩出去了?難說!薩達姆、卡紮菲、穆巴拉克都曾擁有很多硬牌,但都沒有好好出,浪費了一張張硬牌,錯亂了一張張好牌,最終注定了滿盤皆輸的命運。
世間萬物都是聯係的。大事、大牌、大政治,與之相通的是小事、小牌、小道理。
市場競爭中的企業不可能總是拿上硬牌。“三桶油”能拿到好牌,去年央企實現淨利潤8522億,石油三巨頭占34.7%,但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好牌不可能總屬於他們。建築施工企業,去年依托發展高鐵,還拿了幾張硬牌。今年這牌局就有點亂了,沒有硬牌,軟牌也“十三不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不可能祈求國家給你定價,不可能指望政府為你撐腰,不可能奢求社會為你呐喊。牌在你的手中,全靠自己救自己。
有硬牌就有軟牌,有好牌就有差牌。這些都是客觀的、現實的、很難左右的。有硬牌者別得意、別張狂、別激動、別亢奮,出不好,就成了軟牌;拿軟牌者別沮喪、別頹喪、別懊喪、別抱怨,出好了,也是硬牌。
拿了一副軟牌,有很多選題、很多選項、很多選擇,要縝密思考、統籌計劃、合理配置,謀定而後動。出牌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能期期艾艾、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優柔寡斷。幾百萬的訂單與幾十億的合同,孰硬孰軟不言而喻。拿不到大單,小單也不遺不棄,幹好了照樣盈利。規模壓縮、環境惡劣、空間受限,誰也無法擺脫客觀條件的限製;管理挖潛、技術創效、精耕細作,誰也擋不住主觀世界呈現的霞光萬丈。一手軟牌能贏牌,盡顯英雄本色!
拿到一手硬牌,更要冷靜、沉著、理性,珍惜資源,看到陽光背後的陰影、優勢背後的劣勢、溫柔背後的陷阱、機遇背後的危機。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個利好的訂單,不容易;將利好進行到底,更不容易;若為先天利好欣喜若狂,本可穩操的勝券,就被撕掉了一半,就會自毀長城。手裏有了硬牌,更要認真打理,更要認真謀劃,更要瞻前顧後,更要好好出牌。
夏娃、牛頓、喬布斯,都曾拿到一張牌—蘋果。夏娃演繹了一段神話;牛頓頓悟了萬有引力;喬布斯將品牌送給了世界。
我們都能拿到屬於自己的那副牌。既沒有特別的硬牌,也沒有絕對的軟牌。有的是特點、特色、特例。把握特點,掌控重點,管控難點,才是有牌好好出的基點。
不管拿到什麼牌,不論對手如何強大,也無論圍觀者怎樣起哄,都不可能讓你輸牌。人生的成長旅程,單位的發展曆程,企業的競爭過程,贏在哪裏?贏在思路,贏在技巧,贏在智慧,贏的是內力、張力、耐力和信心,贏在有牌好好出,直到最後一張牌。
2011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