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事好好做(1 / 1)

“官二代”、“富二代”曾一度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的人剛剛走向社會,幾乎沒有做什麼事,就擁有大量的財富。有的人與生俱來的,卻是有的人終生奮鬥的。“勤勞致富”、“勞動光榮”、“不勞動者不得食”的社會公理,在有些人那裏被打破,當然會招來輿論的非議。

人生在世,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是身處高位還是生活在社會底層,是幹轟轟烈烈的大事還是做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富家子弟還是出身寒門,都應該好好做事,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不斷積累資源、積累財富、積累資本,提升個人核心競爭力。隻有好好做事,才能奠定安身立命的基礎;隻有好好做事,才能校正遠大目標的航向;隻有好好做事,才能捍衛誠實做人的尊嚴;隻有好好做事,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增值。

好好做事,要常懷“能力不足”的憂患。在幹中學,在學中幹,不斷增強好好做事的本領,不斷提升把事做好的能力,不斷積累好事辦好的經驗。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眼睛一閉一睜”,這世界就換了個模樣;褲腿一挽一放,就不能進入同一條河流;樹枝一搖一曳,就無法找到眼前飄過的那片白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滿足於以往的經驗,滿足於書本的知識,滿足於平常的能力,就無法跟上時代的節拍,踩準前行的節點,實現既定的目標。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差距就在能力、智慧與水平。常懷“能力不足”的憂患,才能在極其複雜的市場環境中為敢想、敢闖、敢幹者係上一條安全繩,增設一道防撞牆。

好好做事,要保持百折不撓的心態。命運多舛,世事艱難,做人難,做事難,做成偉大的事業更是難上難。為了獲得必要的生存資源,每個人都必須麵對很大的壓力,都要自我奮鬥,都要參與競爭,都要麵對挫折,都要負重前行。人生做好一件事並不難,難的是把每一件都做好。在萬事俱備條件優越的環境中,很容易把事情做好。如果遇到有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處處掣肘使絆,把事做好就很難。在人生的征途中,失去煩惱也就失去了生活,失去了難題也就失去了老師,失去了基石也就失去了高樓,失去了畏懼也就失去了和諧,失去了現實也就失去了未來。怕困難、怕挫折、怕風險、怕坎坷、怕逆境,就會錯失良機,就會在人生的奮鬥中一事無成,就會像森林裏那隻兔子,在“究竟是跳左腿還是跳右腿”的猶豫不決中坐以待斃,被狼吃掉。

好好做事,要堅守甘之如飴的胸襟。更多的時候更多的人是在做平凡的事,做重複的事,做繁瑣的事,一輩子默默無聞,一輩子無聲無息,一輩子也成不了“共和國脊梁”。但是,正是這些凡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事,勤勤懇懇做事,無私奉獻做事,才能把高樓送上雲端,讓大道通向四海,將人類送上太空,才有工業革命,才有改革開放,才有現代文明。把小事做好,是堅守,是品質,是忠誠,是文明。做麵錦旗是件平常小事,但若不認真去做,就有可能壞了大事,把“捍”變成了“撼”,一字之差,謬以千裏,還硬撐著強詞奪理,就讓那些有文化甚至沒有多少文化的人,都懷疑那個“最有文化的地方”還有多少文化!因為沒有好好做事,開啟了“盜竊門”、“錯字門”、“會所門”、“解雇門”、“文物門”……於是“撼”而又“憾”,直至將其信譽變成了“易碎品”。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智慧,一種謀略,一種胸襟。按規矩做事,按流程做事,按標準做事,按規章做事,是好好做事的重要前提。規矩、流程、標準、規章,可以幫助認真做事的人過濾很多難題,化解很多矛盾,規避很多風險。

好好做事與名譽利益間不適用等價交換原則,但應該體現社會公平原則,要有科學合理的考量機製,讓好好做事者得到應有的回報,得到公正的評價,得到社會的褒揚。這樣才能鼓勵人們把好好做事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文化,變成一種風尚。

201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