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管住製度理好安全——“嫦娥奔月”與山寨礦長(1 / 1)

“新華社發布”‘嫦娥二號’成功發射,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幕消息的3小時前,還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廣西橫縣一礦山任命11名‘值班礦長’下井帶班被安監部門查處。這兩件事情也許是風馬牛不相及,發在同一天的新華網主頁上,是因為新聞事件發生時間上的緣故。被筆者拿到這裏說事似乎有些牽強。

在然而,世間萬物是相互聯係的,聯係的事物是有其內在規律的。一個振奮人心,一個讓人鬧心,這兩件看似毫無關聯的事物,都與安全兩個字緊密相關。

2010年國慶節這天傍晚,新聞預告“嫦娥二號”將在18時59分57秒發射升空,有人懷疑:一定要在這個時間發射嗎?早一秒鍾遲一秒鍾會有什麼區別?盡管對於航天知識一無所知,我還是順口說了一句,火箭升空,“嫦娥奔月”,絲毫誤差都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即使是升空時間,肯定是有嚴格規定的。在“嫦娥奔月”工程的背後,有極其龐大的製度係統作保障。否則,這些航天精英在一起肯定會打亂仗,嫦娥安全升空、安全入軌、安全運行也許將無法實現。

麵對紛繁複雜的客觀世界,最節省資源、最節省時間、最具有效率的管理,是製度管理。然而,出台一項新的製度很容易,管住製度,落實製度卻十分困難。很多企業並不缺乏製度,也不缺乏製度創新,缺的是對製度的嚴格管理。或者將製度束之高閣,或者落實製度大打折扣,或者用“下有對策”將製度變成一紙空文,或者在“被管理”中將製度的管理權拱手奉送給媒體:非要等到媒體曝光之後,才能回過頭“深刻理解”、“認真整改”、“嚴格按製度辦事”,於是,管理成本被無限放大。

有人說,人性本無善惡,壞的製度把好人都變成惡人;好的製度把壞人都變成好人!為什麼有的人在一個單位是一條“龍”,到另一個單位本來是以人才引進的,卻變成了一條“蟲”?關鍵是另一個單位沒有適合他健康生長的文化環境、製度環境,於是“人挪活”變成了“樹挪死”。“製度是決定的因素”。製度好,壞人也不能隨便幹壞事;製度不好,好人也不能放手幹好事,甚至會幹壞事。

製度缺失,必然導致管理失範;管理失範,安全就失去了可靠的保障。要下大力研究製度的先進性、完整性、適應性、目的性,用製度編織起牢不可破的安全網。經濟安全、信譽安全、生產安全……隻有好的製度,才能為我們的一切工作提升安全等級,才能為我們的辛勤勞動成果提供可靠的安全性;隻有好的製度,才能準確分辨出黃金與磚頭、魚翅與粉絲的不同價值,才能為優秀人才提供合適的崗位、良好的競爭發展平台。

秦統一中國,靠的就是良好的製度。那時候,還沒有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優秀文化,國民更沒有為了國家統一而犧牲個人一切的政治覺悟。但秦國的統治者有高招:當兵服役,割下敵人一個頭,你就可以回家種田;割下兩個頭,另外獎勵五畝地;割下三個頭,獎十畝,如此類推,不但調動起人們服兵役的積極性,而且大大激發起士兵英勇殺敵的勇氣。

製度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範疇,製度先進加嚴格管理,是先進企業成功的重要秘訣。

管住製度,理好安全,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而,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人製宜,在可能被病毒攻擊、被無知襲擊、被盲目突擊的“事故易發點”,提前打好“補丁”,砌好“防火牆”,建立優秀的製度文化,鋪設健康的發展軌道。

2010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