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錢人看來,有時候理財適當地改變一下方式,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我們可以做出一下調整,借雞生蛋。因為它是一種順勢理財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在實際生活中常常用到,沒有錢的人都是殺雞取卵,隻顧眼前的利益,而眼光較為長遠的聰明人,像有錢人則會從養雞著手,借雞生蛋。所以,我們要學會有錢人的理財方式,看清楚他們的理財技巧。
斯堪的納維亞民航聯運公司(北歐航聯)是瑞典、挪威和丹麥三個北歐國家將其航運公司合並聯營而成立的,自20世紀40年代聯營以來,曆經了許多風風雨雨。
從60年代開始,民航的客運量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那些沉迷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秀麗風光和良好的滑雪場地的遊客,絡繹不絕地帶來了財富。對於當時的北歐航聯來說,頭等大事莫過於又快又多地購置載客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客機,以滿足旅客不斷增長的需求。而對市場進行分析、調查,則沒有投入更多的關注。
然而好景卻不長。自70年代末,客運市場突發大變,北歐聯盟也和其他國家的航運公司一樣,逃脫不了一連串的經濟打擊,在經濟上蒙受了重大的損失。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1979年至1981年,僅僅兩年的時間,北歐航聯從每年贏利1700萬美元變為虧損1.7萬美元,這種天翻地覆的變化令人目瞠結舌。
由於世界範圍內的民航業普遍蕭條,致使歐洲各國的航空公司不得不展開激烈角逐。曾經處於黃金時期,隻等金子從天而降的北歐航聯,也不得不置身於這場競爭中,斤斤計較起蠅頭小利來了。
但是,北歐航聯一開始采取的一些措施卻不盡人意。他們裁減工作人員,削減機內便利旅客的各種用品,中止供應乘客報紙,這一係列措施倒也減少了一大筆開支,彌補了油價上漲所帶來的損失。然而,成本是降下來了,新問題卻接踵而至:大批地裁減人員進而使公司人手緊張,售票廳內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候買票;公司內部也開始對公司進行批評,使公司的信譽一落千丈。
乘客還在繼續下降,虧損仍然連續不斷,看來公司為減少成本采取的若幹措施都進了死胡同。無奈之下,公司董事會對公司的領導班子進行了全麵地調整,航聯下屬的瑞典國內民航公司的總經理,40出頭的瑞斯卡爾被任命為航聯的總經理。瑞斯卡爾是瑞典著名的企業家,他主管瑞典國內民航公司期間,一年就使公司扭虧為盈,利潤豐厚。
瑞斯卡爾上台之後,針對北歐航聯的狀況,端出一整套革新方案。他認為,要改變公司的現狀,實現經濟的根本好轉,立足點不應該放在縮減、壓縮成本上。削減、壓縮成本是有限的,是在激烈經濟競爭中采取的消極措施。要在亂中求勝,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采取積極的手段。在瑞斯卡爾看來,這種積極的手段就是努力開拓財源,“顧客高於一切”,隻有擁有一大批穩定的顧客,才有在競爭中求勝的基礎,因此,為縮減成本而嚇跑顧各的做法純粹是買櫝還珠之舉。
瑞斯卡爾要做的,不是去“殺雞取蛋”,而是在招徠顧客方麵大量投資,借雞生蛋。
當時北歐航聯的乘客,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於商業需要,往返於歐洲各地的商人;另一類是到北歐遊玩、滑雪或登山的旅客。由於北歐各國大力扶持旅遊業的發展,對那些前來旅遊的旅客給予各方麵優待,遊客可以通過旅遊公司預訂客機的座位,並且購買機票可以享受50%的價格優惠;而那些商人則需要花費兩倍於旅遊者的價格,來享受與旅遊者相同的機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