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順勢推舟,將計就計(2 / 2)

在金永康的那間封閉保密的會議室,燈火通明,氣氛緊張,金永康正和助手們為決戰作最後的準備。

在報價問題上,金永康甚是煞費心機。他仗著自己旗下的大林重工業及造船廠等大企業能夠提供前線大量廉價的裝備和建材,仗著自己在巴林建立起來的“橋頭堡”,決心使出殺手鐧“傾銷價格”,以過低的標價擊敗所有的對手。

起初,他經過分析和借鑒國外建設工程價目表,初步擬定了總體工程報價為12億美元。這個數碼立即得到所有隨從高級職員的讚同。

爾後,經過再三思慮後,金永康對初始報價12億美元先後進行了25%和5%的兩次削減、最後定為8~7億美元。

對此,他的高級助手樸泰信持反對態度,認為削減到25%,即9.3114億美元就可以了。但是金永康卻一意孤行,他認為在投標報價問題上,不同於比賽、它隻有第一名,沒有第二名,要想取勝,報價一定要有充分的競爭力,尤其是在大型項目上,更要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性。

1976年2月16日,這是決定金永康與他的大林建設集團走向世界的關鍵一刻。投標開始了。金永康一行來到會議廳。同其他對手一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地等待著這最後的一刻。

大林建設集團的投標代表是樸泰信,然而這位肩負重擔的樸泰信先生卻在關鍵性的最後一刻鍾裏自行其事,在投標價格表上填上9.3114億美元。填完報價數目後,樸泰信便悄悄地溜進了工程投標最高審決機構辦公室。

那裏的工作人員緊張地忙碌著,整個辦公室裏就像一張巨大的針氈,樸泰信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當他聽到主持人說美國布朗埃德魯特公司報價9.0114億美元時,他刹那間臉色蒼白,踉蹌地出來走到金永康麵前,嘴裏嘟嘟囔囔地說:

“金董事長的決定是對的,我……我沒有按你的辦,結果比美國人多……多了300萬美元。我……”

見到樸泰信半死不活的樣子,金永康感到大勢已去,他真想給樸泰信一記響亮的耳光。然而這裏畢竟不是韓國,而是“世紀工程”的招標會議室。

正當他拔腿想要離開會議室的一瞬間,另一個助手鄭文濤右手高舉著“V”字手勢,激動萬分地從仲裁室跑到金永康麵前大聲地喊道:

“董事長,我們勝利了!我們成功了!”

鄭文濤的消息使大林建設集團的所有在場人員都驚呆了。他們不知所措,到底是樸泰信錯了,還是鄭文濤錯了?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原來,美國布朗埃德魯特公司的報價是分兩部分進行的,僅水上部分就是9.0114億美元。相比之下,樸泰信填的9.3114億美元的報價是最低報價。

當沙烏地阿拉伯杜拜海灣油港招標仲裁委員會最後宣布大林建設集團以9.3114億美元的報價摘取這項本世紀最大工程的招標桂冠時,在場者無不目瞪口呆,就連金永康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用說是樸泰信先生了。

對於這個報價,西方的所有強勁對手都驚愕不已,他們都覺得被金永康戲弄了。尤其是那些法國佬,他們老羞成怒地罵他是“騙子”、“土匪”。然而,在這一片叫罵聲中,金永康卻興奮地和他的助手們互相擁抱慶賀。

在這場智慧的角逐中,這位黃皮膚黑頭發的韓國人戰勝了所有的歐美對手。

有時候,理財不必要和自己的對手進行激烈的競爭,正麵交鋒,那樣隻會魚死網破,最後弄得兩敗俱傷。有錢人總是因勢利導,善於見風使舵,順勢而為比強烈對抗會更有效果。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順風行船可以一日千裏。在順勢中不僅可以減少阻力,而且更有利於尋找戰機,有錢人的智慧往往在於順勢而為,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