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隻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還有一種居然是小小的蝸牛。一般人很難想象,兩種如此懸殊的動物,他們之間是以何標準來進行類比的。一個是矯健、敏捷、展翅千裏的雄鷹;而另一個則是,永遠都背著厚重的殼,緩慢蠕動,日行方寸的蝸牛。它們從出生就注定了一個在天空翱翔、一個在地上爬行,是完全無法類比的兩個極端,為什麼都能到達金字塔頂呢?

事實卻用另一種思維告訴我們,鷹能到達金字塔頂,歸功於它有一雙善飛的翅膀;蝸牛能抵達目的地,歸功於它認準目標,永不停息的執著精神。

那些希望成為有錢人的理財者,就應該具備蝸牛一樣不達目的、永不放棄的精神,誓將理財進行到底。

美國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克萊斯勒公司的總裁李·埃克爾,就是這樣一位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推銷員做起,憑著他鍥而不舍、轉敗為勝的奮鬥精神取得成功並贏得人們的尊敬。

1924年10月15日,李·埃克爾出生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艾倫敦。白手起家的父親,有一種堅毅不屈的性格,不管身處何種處境,他始終抱著樂觀的態度和堅定的信念。這些都給埃克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是埃克爾一生中最好的老師,使他在日後經受的各種各樣的事業上的打擊後,都不放棄追求。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埃克爾很小就顯露出做生意的頭腦。在父親的幫助下,他經營的第一家小餐館,為他賺得第一桶金,償了他的夙願。

也是父親把他帶進了汽車行業。在埃克爾年滿16歲時,他便慫恿小埃克爾去考汽車駕駛執照。結果,埃克爾成為小鎮上第一個會開汽車的小夥子,並從此與汽車結下了不解之緣。

後來,他進入一家汽車代銷店裏幫工,認識了汽車零售業這個大千世界,進而把全部興趣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汽車業上。

1945年,埃克爾大學畢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進入了福特汽車公司。一年後,21歲的埃克爾來到底特律,成為一名福特公司的汽車銷售員。

埃克爾的任務就是向汽車買方解釋新車的各種性能。而剛剛從事推銷工作的埃克爾,沒有一點推銷的經驗。為了學習推銷技術,埃克爾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學習和掌握新的資料上。他一旦熟悉了事實資料,就研究怎樣用簡潔明了的方式,跟買主講明白。在每次打電話之前,他總把要說的話再練習一遍。

他從不用欺騙的手段對待客戶和分銷商,每天開著汽車走訪分銷商。他的努力、勤懇和智慧贏得了客戶和分銷商的認可,銷售業績扶搖直上。埃克爾在銷售上終於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20世紀50年代初,全國經濟不景氣,福特公司也大批裁人。埃克爾雖然沒有被解雇,但也被降級。可埃克爾始終相信,隻要自己做的事沒有錯,即使有再大的困難,也要不屈不撓地堅持到底。

1956年在福特公司銷售業績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埃克爾設計了一個新的銷售計劃。由此,埃克爾負責的地區的銷售業績直線上升,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銷售額躍居全國首位。引起福特主管銷售的副總裁的注意,並把這一銷售新計劃列入公司的全年銷售計劃中。

埃克爾也借此業績,登上福特公司副總裁的寶座,此時,年僅36歲。

埃克爾在總經理的職位上認識到,若要做一名優秀的CEO,不僅要有決斷力,更重要的還要有在困難時期,堅持到底的勇氣和毅力;有堅守初衷,永不放棄的恒心。

埃克爾在福特公司先後推出幾項大動作,並為福特公司帶來了巨額利潤,同時也成為呼聲最高的總裁人選。

1970年,在他46歲時,終於成為福特公司的CEO。

一個有錢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後,在麵臨更多的機會與利誘、荊棘與坎坷時,會始終把握住自己的恒心與毅力,不會放棄自己初始的追求,因此,他們往往會更上一層樓,從百萬到千萬,達到事業的顛峰。

在有錢人的眼裏,理財就需要像蝸牛一樣,認準目標,擁有著永不放棄的執著精神,並且在遇到坎坷時,發揮出堅持到底的毅力。

因此,在成功理財者們的字典裏,總是寫滿著:堅持、永不放棄、絕不半途而廢等字眼,隻有如此,他們才會堅持達到財富的彼岸,而不是像沒錢人那樣隻會望洋興歎。

所以,有錢人總是抱著這樣一個理財信念:誓將理財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