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以難民身份進入希臘國土的奧拉斯希身無半文。工作找不到,棲身之處也沒有著落,真是度日艱難。趁著在一條舊貨船上打工的時機,當船停泊在阿根廷首都港口的時候,奧拉斯希偷渡逃跑了,從此開始了他艱難的創業生涯。

在阿根廷,奧拉斯希在一家電話公司當了名焊工,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還經常通宵達旦地加班。在窮困中泡大的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錢,天長日久便積累了一筆資金。

隨後,他開始從事煙草生意並獲利甚豐,當人們都以為他要在這一領域做一番事業時,奧拉斯希卻有另一番想法。

當他稍稍站穩腳跟欲再度發展時,震撼世界的經濟危機襲來了。在充滿恐慌的災難之中,奧拉斯希以他過人的勇氣和眼光,把他的財力投之於在危機中被普遍認為最不景氣的行當:海上運輸。

當時的世界背景是:貿易癱瘓,海運瀕臨死亡。1931年的海運量僅是1928年的1/3左右。

當加拿大國營鐵路公司被迫出售時,奧拉斯希了解到該處有6艘貨船出售,這些船在10年前的價錢是每艘200萬美元,而現在隻賣2萬美元。奧拉斯希急匆匆趕到加拿大,買下了這6艘船。這種孤注一擲的投資令人驚異,而他卻深信這麼做值得,一旦時勢變化,投資會賺回來,利潤會滾滾而來。

果然,二戰爆發了,戰爭形勢要求運輸業複蘇並盡快發展。一項明智而果斷的投資見效了。6艘貨船頓時成為活動的金礦,奧拉斯希驟然變成一個擁有“製海權”的希臘航運巨頭。別人不幹的,他幹了;別人賺不到的錢,他賺了,而且賺了個夠,奧拉斯希除了有錢有勢,還向多方位發展,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二次大戰後,當別人又對海運憂心忡忡,舉棋不定時,奧拉斯希又以他的明智和魅力投資於油輪,其速度十分驚人:二戰前,他的油輪總噸位是1萬噸,而到1975年時,他已擁有45艘油輪,其中15艘是20萬噸以上的超級油輪!

這個當年的窮小子,日薪23美分的奧拉斯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豪富之一。除了上麵那些輪船、油輪,他還擁有8家造船廠、100多家公司、航空公司以及眾多地產、礦山,財產的總額數達十億美元之巨。

由此可見,有錢人剛開始的時候,也隻是一個窮人,之所以他們後來能夠成為有錢人,是因為他們理財得當,因為他們能夠和常人的眼光不同,想的不一樣,他們善於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總會在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在人們的眼力之外發現一條新思路,從而找到一條新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