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像聚光鏡吸收能量(2 / 2)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對待推銷員的不同,成為了美國商業王與一般老百姓的顯著區別。

埃爾夢·瓦倫梅克能夠在推銷員上麵都做起商業文章,說明,他不愧為商業王,不愧為一麵超大號的聚光鏡。隻要能夠得到的能量,他都會欣然去吸取。

埃爾夢·瓦倫梅克從推銷員上吸取能量,說明吸取能量需要頭腦和眼光,以及開放性的思維。在他眼中,能量無處不在,就好像同樣看到下雨,有人想到避雨,有人想到去賣傘。

是的,眼光和思維,靈活的頭腦,這可以幫助你盡可能多地吸收能量,在身邊或者更遠的地方去開發能量。

咖啡店是賣咖啡的地方,手機店是賣手機的地方。這好像是句廢話,但是,麵對德國咖啡業巨頭沏寶,你不得不加上這句話,因為它不僅在店裏賣咖啡,還賣手機。

所以,自從2004年沏寶與英國移動電話運營商合作以來,你進了沏寶就無法用確切的詞語來說明,身處其中的這個店到底是咖啡店還是手機店。

在遍布德國大街小巷的沏寶咖啡店裏,你不僅可以喝咖啡,還可以買手機,辦理手機付費手續、購買SIM卡等諸多移動手機業務。所以,很多人是進店來喝咖啡的,但是有可能因為隨意地瞟幾下在店裏賣的手機,就決定買下其中一部了。有的人進店是想買手機或者辦理移動手機業務的,但是,大多也會選擇喝杯咖啡——畢竟在排隊等待業務辦理的時候有杯咖啡喝也是很美的一件事。

“沏寶模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們不僅僅在咖啡店裏賣手機,竟然還賣起手表、內衣等很多東西,以至於成為名副其實的“賣咖啡的雜貨店”。

不斷增長的營業額表明,“沏寶模式”已經達到了它被創立之初的目的,說白了這和聚光鏡吸取能量的原理是一樣的,盡可能多地吸取顧客,無論你有什麼需求。而這樣做的更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刺激原本分開的消費,使得很多原本隻是有一種需求的顧客,進到店裏之後卻進行了多方麵的消費。譬如隻是想辦理移動手機業務的顧客,會買上一杯咖啡;而隻是想喝咖啡的顧客,出門時可能會帶著一部新手機。

這種最大限度的吸取能量的模式成功的背後,是聚光鏡吸取能量原理的在實際勝利應用的絕佳案例。

不斷吸收能量,就是不斷吸收財源。能量廣進,財源就會廣進。“沏寶模式”給我們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實例。

吸收能量,不僅僅像埃爾夢·瓦倫梅克一樣從人身上吸取,還可以像德國沏寶咖啡店一樣,吸取各方麵產品的能量來提高自己的營業額,他們是通過把不同的商品聚集在一起,來迎合大眾的消費習慣,甚至達到刺激的作用,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對人進行透徹研究的結果。二者渠道不同,但是根基相同——都是來自於對人的解讀和經營。

無論是從人還是由物,途徑隻是手段,吸聚能量是目的。而吸聚能量,眼光和頭腦必不可少。

真正的有錢人非常注重吸收能量,把自己打造成聚光鏡,最後會變成會呼吸會走路的聚寶盆。有錢人們大都是非常好的聚光鏡,他們做好自己的結果是,雖然不一定如埃爾夢·瓦倫梅克一樣成為商業王,但是,成為成功的商人是不在話下的。他們所經營的產業,也不一定能像沏寶那樣做的非常成功,但是,相信也是比較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