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些士兵上前盤問的時候,裴負等人正因為被迫離家出走的緣故而憋了一肚子的火氣。話語間自然對那些清兵不會客氣。三言兩語之下,雙方立刻發生衝突,但那些清兵對付普通人可以,可對付這三個就連仙人也要退讓的家夥,卻顯然不在一個層次之上。
數十名清兵被青龍一個照麵打得落花流水,鬼哭狼嚎。
隻是,邊疆正值戰亂,這小小的衝突立刻讓駐守伊犁的清兵大營開始騷亂起來。雖然八旗士兵已經不若他們祖先那般的驍勇,可那長久以來積留的驕悍之氣,卻依舊是十分的強烈。
在短短的一個時辰裏,清兵源源不斷的自大營中開拔出來。
而裴負三人則是來者不拒,瘋狂的發泄著他們心中的火氣。好在他們並不想殺生,否則整個伊犁大營的十萬軍馬,定然會被他們殺的一幹二淨。不過饒是如此,當伊犁總督趕到現場的時候,近萬的清兵已經倒在地上,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完好的地方。
一番發泄之後,裴負三人心情好了許多。
見那位總督大人來到,裴負甩手扔出了一塊赤金令牌。那令牌正麵雕繪九龍,背麵卻寫著‘如朕親臨’四個字。最讓總督大人心驚的,莫過於在這塊令牌下方還有聖祖康熙的名字。
聖祖令!
這是自康熙年間傳下來的令牌,天下間隻有一塊。
總督大人立刻想起一件流傳京師數十載的傳說,據說在乾隆二十年的時候,有一個來曆不明的青年男子為了給胡中藻一案伸冤,孤身一人闖入紫禁城,擊殺大內侍衛數百人,禁衛軍數千人。
後來若不是當時的小公主愛新覺羅?納敏出來阻止了對方,恐怕也就沒有了當時的乾隆盛世。
胡中藻一案最後還是翻案,而之後乾隆執政的四十年時間裏,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文字獄。天下士子提起此人,莫不感恩戴德。而那人臨走之前,乾隆更將那聖祖令送給了對方,說:“若我愛新覺羅子孫將來有不肖之處,先生可憑借此令,可調集天下兵馬,殺也殺得!”
此後數十年,那人再也沒有出現,而聖祖令亦隨之消失。
如今,聖祖令就在這位總督大人的手中,而眼前那男子,不正是當年傳說中那人的形象?
一時間,總督大人冷汗淋漓。
好在裴負並未追究此事,而是和顏悅色的向總督道歉。
畢竟這件事情是他們的錯,既然火氣已經不在,他亦要表現出相應的風度。
當晚,裴負等人在伊犁總督府落腳休息。
總督大人自然是擺出好酒好菜,好一番招待。待裴負等人回房休息之後,總督大人這才長出一口濁氣,將門下師爺和心腹將領找來。
他用頗為隱諱的言語交代了裴負等人的來曆。同時命令伊犁大營的統帥盡量安撫營中將士。好在沒有死人,將這件事情安撫下來也不算太難,隻不過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不見了,總督大人還是覺得心痛不已。
在交代手下不得宣揚此事之後,總督又連夜寫了一份奏折,向朝廷報告當年大鬧紫禁城的仙人和聖祖令同時出現人間。
待奏折送出,總督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第二天一早,總督前去向裴負請安。
可才一進去那雅致的別院,就見院內房舍的大門上,貼著一張紙。
紙上麵寫著三個狗爬一樣的毛筆字:我去也!
……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色龍,你也忒狠了一點,居然一下子敲了那總督二十萬兩銀子。想你也是堂堂昆侖仙境小有清虛天尊主的妹夫,身份何等的崇高,怎麼能去敲詐一個凡夫俗子?此事若傳揚出去,我昆侖仙境眾仙家還有什麼臉麵出去見人……丟人,簡直是丟死人了!”
“……”
一艘龍頭海船,在蔚藍的大海中乘風破浪。
諾大的海船上,卻隻有三人坐在船頭,舉杯邀月,暢談心懷。裴負懶洋洋的靠坐在船頭甲板之上,一邊喝酒,一邊逗弄著匍匐在他身邊的一頭隻有兩個巴掌大小的白色靈狐,目光不時的掃向正在一旁爭論不休的沐宸兩人。
自伊犁總督府離開之後,裴負三人繼續西進。
沒成想到了地中海的時候,青龍突發奇想,要求走海路前往法蘭西。而且,他從身上的一根儲物腰帶中取出許多白花花的銀兩,把裴負和沐宸都嚇了一跳。
嚴刑逼問之下,青龍才將這些銀兩的來曆說明。原來在總督府的那晚,他借著酒席上裴負和沐宸與一幹文人騷客交談的時候,偷偷的以裴負的名義,敲了總督整整二十萬兩銀子。在離開大清國界之前,他又在一個銀莊裏將那二十萬兩銀票換成了白花花的銀子,口出一應費用,他儲物帶中居然裝了十幾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