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整個中國,牽扯著億萬國人的心。
廢墟底下,千千萬萬個生命亟待搶救。
大地還在震顫,溫家寶總理已飛赴災區。麵對著即將前往震中的部隊領導,總理沒有千叮嚀,萬囑咐,“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
“是人民在養你們!”這不僅是對部隊領導,更是對各級黨政領導的提醒和強調。隻有七個字,卻字字千鈞,同樣震撼著、感動著億萬國人。
災難麵前,各級黨政領導、人民子弟兵無疑是救災的指揮者和主體。
但他們必須明白,救災不僅僅是任務、是人道,而且是道義、是回報,回報養育他們,把公共權力托付給他們的人民。
人民拿什麼養育他們?是稅款,是月複一月,年複一年交納的源源不絕的各種稅款。就軍隊來說,“當兵吃糧”,“糧”就是稅款;就官員而言,“爾俸爾祿,民膏民脂”(北宋“官箴”),“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說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河南內鄉縣衙對聯)。
近代西方啟蒙學者也一再強調:“國家的收入是每個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財產的一部分,以確保他所餘財產的安全或快樂的享用這些財產。”(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人們聯合成立國家和置身於政府管理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護他們的財產。”(英·洛克《政府論》)
所以,溫總理的叮囑“是人民在養你們”,不是一般的激勵,而是在提醒、強調自古至今一個最基本的道理:人民養育了公職人員,公職人員有道義、有義務服務於人民,不僅在災難麵前應該如此,在正常時期也必須如此。
但這個基本的道理,並不是每個公職人員都清楚。筆者幾年前采訪一些官員,就發現他們隻知道自己的工資、福利是上級撥付的,因而他們的行為隻對上負責。對下,對納稅人,他們以管理者、以“父母官”自居,把工作當做施舍,當做開恩。這正是一些公職人員不作為甚至胡作為的思想根源所在。
隻有讓各級公職人員都清楚,自己的收入、福利來自於納稅人;自己使用、支配的“公款”實際都是稅款;自己的權力也不是來自於上級,而是來自於人民的授權,他們才有可能從思想上、行為上樹立起服務觀念,自覺把自己置於公仆的位置,遇到艱難困苦時率先走在前麵,幹在前麵。
反之,人民——他們也是納稅人,也應該理直氣壯地要求公職人員履行義務,同時予以嚴格的監督。
災難終究是一時性的,有黨和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有全國人民的關心支持,有世界人民的同情幫助,災難一定可以戰勝,重建的家園應該比今天美好。
在災難之際,各級黨政領導、公職人員奮不顧身的履行職責,是回報人民的養育之恩,是善盡人民托付的權利;災難之後,如何常思“是人民在養你們”這句話沉甸甸的意涵,永遠將自己的位置擺正,接受人民的監督,完成人民交給的任務,也許是更長久更需要銘記的任務。
“你們自己看著辦”,這是擺在每一個公職人員麵前需要時時警醒自己的課題,思想建設、倫理建設、製度建設……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