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影響外觀與生理功能的小陰唇肥大整形術(1 / 2)

不影響外觀與生理功能的小陰唇肥大整形術

整形美容

作者:蔣雯 李江 樊承紅 王克華 趙東紅 栗穎利

[摘要]目的:探討一種較好的小陰唇肥大整形術及其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於小陰唇中部設計一楔形切口線,全層切除設計線內小陰唇組織後分層縫合切口。結果:本組患者20例,17例術後切口I期愈合,無並發症;3例單側切口愈合不良,經換藥治療後傷口愈合;術後3~6月隨訪,所有患者小陰唇雙側對稱性良好,大小適中,切口瘢痕不明顯,醫患雙方對治療效果滿意。結論:該術式操作簡便,效果確切,保留了小陰唇的正常生理功能與外觀形態,切口隱蔽,瘢痕不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小陰唇肥大;小陰唇肥大整形術;外觀;生理功能

[中圖分類號]R713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5)02-0001-03

小陰唇是位於大陰唇內側的一對縱行皮膚皺襞,較大陰唇細薄而小,表麵光滑無陰毛,富有彈性,具有保持陰道口濕潤,維持陰道自淨,以及防止外來汙染的瓣膜功能[1]。小陰唇的正常寬度為1.5~2.0cm[2],若小陰唇在發育過程中明顯增寬、增厚,使小陰唇基底部中心點至小陰唇外側緣之間的距離大於4.0cm,立位時兩側小陰唇超出大陰唇1.0cm以上可稱之為小陰唇肥大[3]。肥大的小陰唇不僅影響外陰美觀,還可引起各種不適,如影響尿流和尿線方向,活動時與內褲摩擦造成破潰,性生活時疼痛等症狀[4],給患者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患者迫切要求通過整形手術來解除痛苦。目前臨床上小陰唇肥大縮小的術式多種多樣,各有其優缺點,我科采用不影響外觀與生理功能的小陰唇肥大整形術,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20例,年齡18~45歲,其中單側肥大者3例,雙側肥大者17例,所有患者均為先天性肥大,小陰唇寬度為3~6cm,均采用不影響外觀與生理功能的小陰唇肥大整形術。治療前,小陰唇均無感染及破潰等手術禁忌證。

2 手術方法

患者仰臥,取截石位,觀察小陰唇外觀。在無張力情況下向外側輕輕牽開小陰唇,雙側對比,根據小陰唇肥大情況,於小陰唇外側麵用不脫色飽合高錳酸鉀溶液設計一楔形切口線,使按切口線切除後,剩餘小陰唇寬度在1.5~2.0cm的解剖學寬度範圍內。同樣方法設計對側切口線,盡量使術後兩側小陰唇形態基本相同,大小基本一致。常規消毒外陰和陰道,鋪無菌巾單,用1%利多卡因溶液(含1∶200 000腎上腺素)作局部浸潤麻醉,按設計好的切口線全層切除多餘組織。精細止血後用6-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小陰唇的肌層,用8-0美容線縫合小陰唇表皮層,使創緣兩側對合良好,形成新的小陰唇。縫合好後創緣塗以紅黴素眼膏,用無菌敷料作陰部護墊並定時更換,以保持創麵清潔幹燥。術後口服或注射抗生素3~5d,每日1次用1∶5000高錳酸鉀液清洗外陰,臥床休息2~3d,7~10d拆線,1周內避免劇烈運動,1月內避免性生活[5]。

3 結果

本組20例,17例I期愈合,無並發症。3例單側切口愈合不良,可能與小陰唇表皮較薄嫩易斷裂,進針點與皮緣間距過小導致縫線脫落有關[6],3例均經換藥治療後傷口愈合。術後3~6月門診隨訪16例,所有患者小陰唇腫脹完全消退。在立位觀察,小陰唇外露寬度小於0.5cm,雙側對稱性良好;截石位觀察,小陰唇實際寬度小於2.5cm,雙側對稱性良好。雙側手術切口瘢痕不明顯,醫患雙方對治療效果滿意。電話隨訪4例,患者對手術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