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具有多樣性,也正是各具特性,才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你,社會才顯得如此的多姿多彩,因此,人的性格不管是內斂還外向,隻是表明其性格特征而已,並沒有誰好誰壞,孰是孰非。
善藏鋒者成大器
大凡書法愛好者皆有感受,在一幅上乘書法作品中,力度、轉折講究深藏不露,太過直白者,不能給人回味,自然算不上佳作。在名家作品中,不僅起承轉合自如、力透紙背、飛白巧妙之外,更講究善藏鋒芒,含而不露,顯而不彰。馮班在《鈍吟雜錄》這樣評介黃庭堅的書法:“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意指黃庭堅的字變態縱橫,勁若飛動,筆勢飄動雋逸,更突出的一點乃是筆鋒隱而不露,堪稱稀世佳作。
文如其人,書如其人,字如其人,做人也是同樣道理,要虛懷若穀,善藏其鋒,此乃性格內向者之特征,正所謂,善藏鋒者成大器。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也正是有著不同性格之人,才組成這多姿多彩的世界。內向外向,並沒有本質上的好壞。性格內向者,在社交場合中,不善言談,不善交際。但是,這並不是說不會交際,不能交際,這也許正好是其長處之所在。我們見到過直白的尷尬、口不擇言的誤會、挖心掏肺的露底,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相反,是那些性格內向者,倒是沉穩莊重、舉止得體、氣守神閑,而受到各方的親睞,在兵不血刃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倒是幹出了一番大事業,因此,性格內向者要想成功地交際,必須明確這樣的觀念:內向性格不等於不良性格,更不是成功交際的障礙。
此是為何?內向者大多涵養深厚,性情內斂,什麼都能放得下,虛懷若穀,海納百川,在轉折處頓挫有序,連續順暢,而不至於中途斷腰折背,更懂得待人接物之法,為人處世之道,自然易成大器了,如同書法中筆法斷裂一樣,用筆斷裂乃書法之大忌,再好的筆,如若不知力道深淺的運轉,仍是敗筆之書,此類作品何以能成佳作?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外向者,嘴巴兩塊皮,說話沒高低,大話連篇,口無遮攔,喜歡炫耀,動輒攤牌,把自己的家底悉數掏給別人看。盡管其中有些人多是有才或有財之人,但他們一旦和他人真刀真槍幹起來,卻往往難占上風。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對手已經知道了其老底,平時掏心掏肺已經盡顯無遺,幾斤幾兩別人心裏清楚不過,從而可以提前做好應付準備。有些內向者在這點上就很吃虧,因為他們善於隱藏,鋒芒不露,隱山含水,不知深淺,別人不敢輕舉妄動。他們養精蓄銳,一旦動起真格,就能像一柄利劍,直刺對手要害。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人才是聰明人,這樣的人才能成就大器。
試著改變自己
性格內向,並不能簡單以好壞來區分,但是性格內向至少有它的不足的缺點,如不善交際,人緣不好,弄不好還能得出什麼抑鬱症什麼的,因此性格內向者要試著改變自己,融入人群中去。
當然,對於根深蒂固的性格而言,因為其形成非一日之功,要想一朝一夕來個改朝換代,也很不現實。但是,人生總在改變,一潭死水、沒有漣漪的生活恐怕誰也不想擁有,那麼你有沒有想試著改變自己?其實,你不要把它想得太過複雜,改變隻需一點點。
在威斯斯特教堂地下室裏,英國聖公會教主的墓碑上寫著這樣的一段話:
“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局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