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水產雜誌社編.中國經濟水產品原色圖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姚祖榕編著.東海地區經濟水產品原色圖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3]李裏特.食品原料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4]沈月新.水產食品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5]謝忠明.海水經濟蟹類養殖技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6]王如才.海水貝類養殖學.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3
[7]劉紅英.水產品加工與貯藏.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8]汪之和.水產品加工與利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9]薛長湖等.岩藻聚糖硫酸酯體外抗氧化特性的研究.海洋大學學報,2002,30(4):583~588
[10]蘇秀榕等.裙帶菜孢子葉營養成分分析.營養學報,1994,16(2):236~238
[11]範曉等.我國常見食用海藻的營養成分分析.中國海洋藥物雜誌,1993,4:32~38
[12]周惠萍等.紫菜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89,20:231~234
[13]周惠萍等.紫菜多糖的抗凝血和降血脂作用.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0,21:358~360
[14]張全斌等.紫菜的營養價值研究概況.海洋科學,2005,29(2):69~72
[15]張林楠.鮐魚加工新產品的研製和生產.食品科學,1998,19(5):58~59
[16]秦益民.海藻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17]李澤瑤主編.水產品安全質量控製與檢驗檢疫手冊.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18](日)鴻巢章二,(日)橋本周久編.水產利用化學.郭曉風,鄒勝祥譯.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19]林洪等編著.水產品保鮮技術.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20]謝宗墉編著.海洋水產品營養與保健.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1
[21]鹿山光編.綜合脂質科學.東京:恒星社厚生閣,1989
[22]山口勝已編.水產生物化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1
[23]李八方主編.功能食品與保健食品.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7
[24]王麗哲編著.水產品實用加工技術.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25]紀家笙等編著.水產品工業手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26](英)G.M.Hall著.水產品加工技術.夏文水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27](日)野中順三九等著.最新水產食品學.孫泰恒譯.台灣:徐氏基金會,1978
[28](日)須山三千三,(日)鴻巢章二編著.水產食品學.吳光紅等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29]吳光紅等編著.水產品加工工藝與配方.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
[30]趙洪根,黃慕讓主編.水產品檢驗.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31]曾漪青等.水產品加工7日通.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32]倪靜安等.食品冷凍幹燥技術進展.冷飲與速凍食品工業,1997,4:35~37
[33]鮑家善等.微波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4]潘永康等.現代幹燥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
[35]高福成.微波食品.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6]黃衛紅.真空冷凍幹燥技術及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包裝與食品機械,1997,15(3),33~36
[37]郭雅翠等.真空冷凍幹燥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長春大學學報,2008,18(1),101~103
[38]段潔利.微波幹燥食品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現代農業裝備,2006,(6):45~47
[39]張立彥等.微波幹燥食品技術.食品工業,1999,(1)45~47
[40]郭文川等.微波幹燥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食品科技,1997,(2):13~14
[41]王叔淳.食品衛生檢驗技術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42]郭梅.食品微波幹燥、殺菌技術及其發展.天津農學院學報,2003,10(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