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方的努力要做一個至善之人,對菩薩也更敬重了,得空就往寺裏跑,聽慧德老和尚的教誨,心境大開,企業也蒸蒸日上。一日,想起原來給寺裏的捐款,老和尚一分沒用,都給攥著繳了稅,心裏更加過意不去,怎麼著也要給菩薩一點回報,也求菩薩多多保佑。這天,他從寺裏出來,回頭一望,忽然發現這寺廟已有些破舊不堪,便想到應該出倆錢,給菩薩蓋一座新的寺廟。想到這裏,不由得興奮起來,對呀,建一座新寺廟,這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呀,那樣該會得到多大的福報啊,怎麼原來就沒有想到啊!
說辦就辦,方明回去就取出一張三十萬元的支票,送到會德老和尚手裏。老和尚一見,打趣道:“怎麼,又要我給你保留著繳稅錢?”方明不好意思道:“哪裏,哪裏!”接著便說出了自己的意思。慧德老和尚聽了,不由得讚歎道:“善哉,善哉,難得方施主這一片恭敬心,又這麼慷慨,菩薩神明一定會保佑你的。”
方明回去之後,躊躇滿誌。隻等著開工奠基了。可是,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一直不見老和尚建廟的動靜,方明心裏不免納悶,不知老和尚又要買什麼關子,幾次到寺裏想和老和商談這件事,可是,剛一張口,就被老和尚叉開去。方明越想這事越不對勁,人啊,總是知麵不知心,說不定這老和尚裝出一麵和善的假相,弄不好私吞了這筆錢也未可知。想到這裏,方明便決定立即去找慧德,幹脆挑明這事,看他怎麼說?方明剛要動身,秘書小張興匆匆地進來說:“方總,真有你的,這麼大的好事,親自去辦,連我都不告訴?“一邊說,一邊遞給他一個信封。
“什麼呀?”
方明被說地莫名其妙。接過信封一看,驚呆了。
這是一封來自西部一個貧困縣的政府感謝信。信中說,收到方明三十萬元的教育捐款,他們決定將這筆款作為該縣的扶貧助學基金,基金會以方明的名字命名,專門向那些繳不起學費的學生提供助學金。
方明看了這封信,多少有點不痛快,立即驅車來到寺裏,對慧德老和尚有點埋怨道:“那錢我是捐給菩薩的,您老怎麼……”
慧德哈哈一笑,說:“我知道你是捐給菩薩的,我向菩薩彙報了,菩薩讓我捐給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們,這是菩薩的旨意,我也不敢違背呀!你的心啊,菩薩早知道了,你一定會得到回報的!”說著,拿出一字卷,遞給方明,說:“諾,菩薩讓我送給你一句話,拿回去看吧!”
方明回來後,展開字幅,隻見上麵寫道: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看到這裏,方明感悟道:“佛心人心是相通的啊!”
從此以後,方明常會收到來自那個窮縣的娃子們寫來的感謝信和考上大學的報喜信。每收到這些信,方明比收到訂單都快樂。
再後來,通過方明基金扶持的學生,就業於全國各行各業,有不少到了國外。無形中給方明建立了一個宏大的信息網,不用說,方明的企業也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