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企業會計舞弊的現象很普遍(以河南省為例)。有71.3%的中小企業會根據需要蓄意舞弊,主要目的是為了偷逃稅款(100%)和取得融資(80%)。
(2)中小企業會計舞弊是外部環境造成的主觀行為。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和企業走訪,得知中小企業會計舞弊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其外部會計環境,並在進一步的統計分析中得到了證實。
(3)治理中小企業的會計舞弊應該從改善其生存環境入手。
四、中小企業會計舞弊的治理措施
1、建立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監管製度,加快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進程
為了有效降低監管成本和難度,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建立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共享機製,並要求共享的會計信息必須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對其會計舞弊承擔連帶民事、刑事責任,從而形成國家、社會、新聞在該信息共享下的統一監管模式,避免中小企業針通過會計舞弊滿足不同部門的不同需求。
工信部從2005年起開始進行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至今已有10年,但是重在信息化服務平台,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更加普及,宣傳培訓等方麵,關於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的平台建設,處於缺失地帶。利用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平台,建立其會計信息共享機製,即提高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和技術難度,同時能夠有效製約中小企業的會計舞弊。
2、建立中小企業的會計信用檔案和激勵約束機製
通過會計信息共享機製,製定中小企業的會計信用評價體係,建立中小企業的會計信用檔案,劃分信用等級,作為其銀行信貸、稅務稽查、工商年檢、質量檢查等的依據,也為國家的扶持政策能夠有針對、有差別、有層次、有調整地落到實處提供借鑒。一方麵敦促中小企業如實提供會計信息,另一方麵可通過激勵約束機製,扶持優質中小企業擴大發展,帶動中小企業的良性循環。
3、加大行業自律的職責和作用
我們國家屬於大陸法係國家,又具有集權主義的傳統,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國家利益、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模式,雖然有很多優勢,例如便於宏觀政策的推行和市場資源的高效調配,使經營者不單作為“經濟人”而是“社會人”,經營活動兼顧社會效益和個人利益。但是這些方麵的路徑依賴使我國的行業協會幾乎失去了應有的效用。在美國,其會計界的各種協會工作各有偏重,研究內容各有側重,共同形成一個會計業主體,在製定會計準則、行業導向和約束等方麵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權威在行業中僅次於法律。當然美國的經濟、社會、文化背影不同於我國,但是行業自律權力的加大有利於規範中小企業的行為,引導中小企業的會計工作,為國家的中小企業會計製度製定提供具有指導性的建議,這些有益作用卻是值得借鑒的。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基於會計環境的中小企業舞弊研究——以河南中小企業為例”(項目編號:142400410365)。)
【參考文獻】
[1] 苗圩:深化改革開放 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J].中國中小企業,2014(10).
[2] 馬洪娟等:對提高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與對策分析[J].商業經濟,2008(5).
[3] 葛家澍:財務會計的本質、特點及邊界[J].會計研究,2003(3).
[4] 葉陳毅:會計信用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5).
[5] 王梅茹:加入WTO後中小企業會計規範化問題初探[J].商業現代化,2009(3).
[6] 小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張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