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中心小學的操場邊上敲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然後一起坐車來到了位於青河邊上的一處建築工地。
工地上的建築項目已經基本結束,剩下的都是一些內部裝修和整體美化,這裏就是即將對外招生的龍嶺完全中學。由龍嶺集團獨家出資,用時兩年修建的一座功能齊全,硬件設施條件全省一流的民辦中學。
龍嶺中學坐落在蜿蜒蕩漾的大青河旁邊,遠眺可以看見群山疊嶂,又與正在興建中的秦陽鎮經濟技術開發區隔著一條寬闊的河麵,不會受到河對麵喧鬧的影響。
在龍嶺中學附近,還有大片已經被圈下來的荒灘和濕地,將來這裏將是秦陽鎮大型安居工程的主要建築用地。荒灘上麵可以修建現代化的居民小區,濕地上可以修建臨水觀光公園。
按照羅平教授親自設計的規劃圖,秦陽鎮今後會以青河為自然分割,河的南岸修建各種廠房、創意園和孵化基地,河的北岸則修建學校、醫院、居民小區、商場、集貿市場和公園,實現工作區與生活區的功能化分區。
站在十二層高的主體教學樓頂,譚思文一臉自豪的說:“這座從圖紙上變成真實的學校,真正的修建時間隻用了不到一年,但是質量絕對堪稱國內完全中學的鼇頭。我們可是用修建國防工程的標準來修建這所學校!龍嶺集團財大氣粗,真金白銀的往外掏錢,我們就能把一所學校建成地標性的建築!”
楊烈麵露微笑,對龍嶺中學的建設表示滿意。這是他藏在心底的一個夢想,他要讓國內很多的人看看所謂的學校底蘊,所謂的良好校風是怎麼養成的!
在楊烈看來,一所中學,成功的主要標準不是看他每年畢業的高中生中有多少考上了大學,而是要看他為社會提供了多少品質合格的青年。
國內的大學現在一切朝錢看,基本喪失了培養人格和品德的功能,所以隻能從初中生和高中生抓起,在他們18歲之前,將正向的、積極的、完整的價值觀念灌輸給他們。
未來的龍嶺中學,不是隻收尖子生的重點中學,而是麵向全省招收家庭困難卻無法上學的特困學生!在完成秦陽鎮適齡學生有學可上這個最低標準後,龍嶺中學將作為龍嶺集團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渠道,用集團的收入補貼學校支出,把這所學校辦成公益性質的希望中學。
楊烈不在乎學校將來能向全國知名的大學輸送多少優秀的高中生,他隻關心這所學校解決了多少家庭困難無學可上的學生。哪怕這所學校每年連一個大學生都考不上,他依然不在乎!
楊烈不會要求這所學校的老師們把考試成績當成指標,他隻要求老師們能夠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生,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順利的渡過青春叛逆期,讓他們尋找到人生的方向,讓他們最終踏入社會的時候,發現自己是一個可以為社會做出價值和貢獻的有用之人。
這是楊烈心中的樣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