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經過秦陽鎮政|府辦公大院的時候,並不沒有停留,而是直接通過秦龍大橋,往青河北岸的一片高新農業示範田區開了過去。
秦陽鎮黨委書記李家才站在田埂上等著考察團的到來,他對楊烈這樣的安排很滿意。
人家那些身價動輒過百億的大富豪,千裏迢迢的跑到這邊來,不是為了吃喝玩樂,而是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你想讓人家心甘情願的從腰包裏麵掏錢出來,你就得有那個條件。
一大群人從鄉間道路上走過來,楊烈向郭秉祥介紹李家才:“這是我們秦陽鎮的當家人李書記,你看他臉上的顏色和皺紋就知道他有奪門辛苦和勞累!”
大家被楊烈這種輕鬆自如的介紹逗的哈哈大笑。馮局長這時候根本就插不上話,人家沒人在意他要說什麼。
李家才跟幾位投資商握手寒暄,然後帶著大家在田地中間隨意的走動和觀看。
若論對這片給秦陽鎮帶來了活力和希望的農田示範區的熟悉程度,李家才可是比楊烈還有發言權。當初李家才還是鎮長的時候,楊烈幫他做的整體方案,但具體抓落實,跑村組的人,卻是李家才。
李家才沒有準備什麼發言稿之類的東西,他就是一邊走一邊向客人們介紹秦陽鎮這幾年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情況,以及對未來的發展有著怎麼的憧憬打算。
參觀完高新農業技術示範區,車隊向著龍嶺村進發,在穿過了幾十公裏的隧道群後,伴著西邊山頭最後一片晚霞,考察團走進了古樸清幽的龍嶺村。
村子裏安靜祥和,可以看見婦女在忙碌著做晚飯,孩子們三五成群的站在院子裏,伸著脖子往院外張望,已經回到雞欄中的土雞咕咕的叫著。
楊烈一邊向考察團的成員介紹這處村落形成的時期和曆史原因,一邊引著眾人走到了村子東邊新建成的招待所。
招待所門口,龍嶺村的幾個村幹部列隊歡迎客人們的到來。
考察團三名重要成員的住處已經安排妥當,每人一個小院子,三個院子比鄰而居。其餘的成員都是這三人帶來的工作和服務人員,正好住進各自服務對象所在的院子,彷佛就像一家人。
楊烈陪著郭秉祥進了中間的院子,郭秉祥看看院子裏的翠竹和青鬆,再看看古樸雅致的窗棱、長廊、落雨簷,心情無比的輕鬆舒暢。
“果然是塊藏龍臥虎的好地方!”老郭對著楊烈感慨。
楊烈笑著說:“我也覺得這裏不錯,不是自吹自誇,村裏的老人普遍長壽,你們明天可以隨意的到處轉,跟人隨便的聊天,安保這塊我已經安排好了,不會有外麵的人進來打擾你們。”
“好,這樣的安排最好不過。我們這些上了年齡的老家夥,喜歡清靜,最煩各種吃喝和應酬。”
晚上的接風洗塵宴比較樸素簡單,隻有六樣菜肴,都是山裏土生土長的東西,但卻讓考察團的成員吃的很開心自在。
第二天,楊烈有事回鎮上了,考察團就待在村裏自由活動。
招商局的馮局長看楊烈這麼不負責任,也就放心了,他也帶著人回了縣裏,少不得要跟某些領導反映一下某些年輕同誌作風不紮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