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在半山酒店見到了馬來亞陳氏集團和李氏財團的重要成員,他們一個是陳家的直係子弟,一個是李家的女婿,在各自的家族中都屬於很有份量的人物。
由郭秉祥當中介紹,三方初次見麵,在一場晚宴中開始了接觸和了解。
楊烈這次過來,雖然帶的隨員很少,但還是做足了各種準備工作,光是那份招商引資的策劃書,就費了他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而其中的數據和文字內容都是由他親自進行過調研,然後親筆書寫出來的。以楊烈的文筆和思路,寫出來的計劃書,自然是公文範本級別的。
因為有一份詳細的投資策劃,所以楊烈也不用再多費口舌,直接讓陳良棟和李成禮拿回去看一晚上,順便跟馬來亞那邊商量一番,明天就可以展開具體的商談了。
接風的晚宴結束之後,郭秉祥安排楊烈一行去了紅館觀看演唱會。對於這樣的娛樂節目,楊烈的態度是可有可無,但考慮到四個隨從人員能有這樣看現場演出的機會不多,楊烈也就欣然而往。
令楊烈意想不到的是,在豪華貴賓包廂中,張國容和湯賀德居然已經等候著了。
張國容的精神狀態看起來很不錯,以楊烈的觀察,應該比前幾年初見時的氣色好了不少。這幾年,在楊烈的暗中幫助下,張國容不僅成功躲過了港島房地產的崩盤,還在湯賀德的協助下把資產轉到了燈塔國股市,成功的實現了個人財產的大幅度增值。燈塔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前夕,楊烈也沒有忘記提醒湯賀德,這使得張國容又躲過了一劫。
因為在個人資產方麵沒有出現大幅虧損的狀況,這使得張國容有更多的精力和資金用來做他喜歡的慈善事業,而榮德基金在他的宣傳下也日益為兩岸三地的民眾所熟悉,如今不再是光出不進,有很多支持張國容的歌迷和影迷都慷慨的向基金捐助,這使得原本緊張的基金會財務狀況徹底得到了扭轉。
榮德基金會所推行的點對點慈善救助和網絡全程記錄方式,就像一股清流,對內地原本不透明的慈善公益團體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這是無數網民都喜聞樂見的事情。很多人都熱情地在網站上麵留言,表示全力支持基金會的發展壯大,希望基金會把這種公開透明的慈善方式堅持到底。
人的精神狀態之所以會發生改變,主要是受到來自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好的影響自然會讓人感到快樂和幸福。隻要是對生命充滿了熱情和向往的人,就會珍惜生命,也很難做出自殺的事情。
楊烈對於張國容的幫助,效果很明顯。
張國容見到楊烈進來時,主動伸開雙臂,給了楊烈一個親切的擁抱。當然了,這種擁抱不存在任何基情,純粹是一種禮節性的。
熟知楊烈和張國容交情的楊多智和楊積書,對這個場麵並不怎麼覺得驚奇,但另外兩名鎮上的辦事員就吃驚的差點把眼珠子掉下來了。
這一路而來,領導給他們的衝擊已經夠多了,但這次的衝擊依然讓他倆覺得不可思議。
鎮長的牛逼絕對是全方位的,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