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婦女之友(2 / 2)

楊多智和楊家旺兩人臊的不行,臉都紅了。

說完婦女工作,楊烈又講兒童工作。他的意見是花錢從外麵聘請有資格證的優秀幼師,在村裏修建和開辦一所幼兒園,這樣可以把學齡前的幼童集中起來,既能讓這些孩子接受良好的培養引導,也可以讓大人們安心外出工作。

對於小學,楊烈也提出了意見,他說雖然現在村裏的孩子不多,但小學要堅持辦下去,而且還要從外麵聘請好老師來任教,隻要學校辦出特色,以後村裏的人越來越多,學校也會越辦越有名氣。等以後整個秦陽鎮的經濟搞起來之後,把鎮上的初中和高中整合到一起,辦成完全中學,也要想辦法搞出特色,跟青河市的好高中進行競爭。

能讓孩子有幼兒園可進,有好學校就讀,這自然是全村所有人的願望,楊烈的想法得到了全村幹部的一致支持,雖然現在村裏的建設基金賬戶上沒有多少錢,但再窮不能窮教育和孩子,村委會決定馬上選址,請譚思文派幾名工人過來幫忙,先把幼兒園建起來再說!

這次會議一直持續到楊明跑來喊吃飯時才結束,大家覺得意猶未盡,正好楊烈要請吃飯,於是出了村部,邊走邊說,一路來到楊烈家的院子裏。

此時太陽已經下山,楊烈家的院子裏屋簷下掛起了幾盞帶玻璃風罩的煤油燈,院子中間擺著兩張大圓桌,桌上擺滿了已經出鍋的菜肴,還有幾瓶白酒。

吳曉燕確實是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能幹女人,在曾媽的協助下,依靠三個跑腿的孩子,居然置辦出色香味俱全,冷盤、熱菜、湯羹、主食全都有的兩桌酒菜。

楊烈和村幹部陪著楊貴勇坐了一桌,曾媽、程安娜、吳曉燕、姚海英、曾夢柔、馮福蓮、馮福保和楊明坐了一桌。

陽曆六月的山中天氣,不冷不熱,坐在院子中隱約還能看到山村後麵的老龍嶺,這樣的吃飯氛圍讓人覺得心曠神怡,很有一種把酒話桑麻的意境。

婦女孩子們坐的這一桌因為不怎麼喝酒,所以吃的比較快,等她們吃完時,楊烈所在的這桌還在慢慢悠悠的邊喝邊聊。曾夢柔於是向兩位女客人提議,留下曾媽在院子裏支應,其餘人都去虎跳澗外麵的那個小水壩上玩。

自從楊貴勇認下曾夢柔這個幹孫女,曾夢柔現在也算是這個家中的半個主人,所以陪客人的事情她就主動攬了過來。

孩子們聽說可以去水壩那邊玩,高興的不得了。程安娜剛剛吃了一頓帶有山野特色的美食,正好也想散步消食,自無不可。吳曉燕的身份雖然不是女主人,但她跟曾夢柔不存在“競爭”關係,將來說不定還要跟曾夢柔做“姑嫂”,所以對小姑子的提議肯定支持。

曾夢柔打著手電筒,帶著客人和孩子們嘰嘰喳喳的離開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