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不是人販子(2 / 2)

馮家衝小學,不僅設施簡陋,嚴重缺乏教育用具和教材,更麻煩的是這裏還缺少稍微具備教書資格的老師。哪怕是領著極低工資的民辦教師,在這個學校裏也沒有幾個。整座學校,隻有兩名年紀超過五十歲的民辦老師!

張國容把楊烈拉到一邊,表示自己想給這所學校捐贈十萬港幣,楊烈婉轉的阻止了他這種撒錢行為,而是建議張國容把這一大筆錢分開送。比如先給學校購置一批教學器材和書本,然後再出資修繕校舍,購買木質的座椅板凳,最後在想辦法從外地招募誌願者來這裏支教,這樣就能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不會被人從中動手腳。

張國容現在對楊烈已經完全信任,從離開港島這段時間以來,楊烈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人品、能力和威望,所以楊烈的建議被張國容完全采納。張國容請楊烈為下一步即將建立的慈善基金取名,楊烈毫不猶豫的說那就叫“榮德基金”,既大氣,又有內涵。張國容和湯賀德倆人都覺得好,於是未來大名鼎鼎的“榮德基金”就在大西北的一個黃土溝裏麵定了下來。

楊烈一行既然跋山涉水的來到了這裏,自然不能什麼表示也沒有。他拿出一萬塊錢現金,分成了三份,其中一份五千元作為馮家衝所有適齡孩童的年度學費,當著學校老師和圍觀家長的麵,交給了村裏的出納。楊烈當眾宣布,今後馮家衝的孩子上學學費,將由“榮德基金會”承擔,但必須要接受財務審核和監督,任何人不得私自挪作他用,一經發現,則立即取消援助。

楊烈又將一份兩千元的現金交給了學校裏的兩名民辦教師手中,作為他們堅守崗位的一點獎勵和生活補助。這點錢相對於他們為村裏孩子所做的奉獻,實在是微不足道。

楊烈將最後三千元送給了村裏三戶生活極端困難的家庭,這點錢也不過是杯水車薪,隻能聊表心意,溫暖一下人心。

做完這些事,楊烈就要帶著客人們離開馮家衝,馮長壽拉著馮福保和另外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娃攔在了他們麵前。

馮長壽一臉堅持的說:“烈子,求你把這兩個孩子帶出去,隨便給他倆安排吃住,隻要能讓他倆多讀一點書,我和娃他娘也就沒啥遺憾了。”

楊烈問馮長壽:“你家娃娃這麼小,你們夫妻倆真的舍得讓他遠離家鄉?”

“有啥舍不得!隻要你能帶他倆走,那是他們的福分。你們楊家人都厚道,是我那姐姐命不好,不然將來肯定有福享。福保今年十歲,跟我姐姐留下來的那個娃娃差不多大,讓他倆今後相互做個伴,也不覺得孤單。這個女娃是我大哥家的二閨女,眼看就要十六歲,手腳勤快,人也本分,就讓她跟著去照顧兩個男娃,隻要給她吃飽穿暖就行!”

楊烈去看馮長貴的二女兒,忽然聯想起嫂子馮玉霞當初離開家鄉時的情形。

還好,楊烈不是人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