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問計(1 / 2)

在離開港島的前一天,調研組的幾名成員終於私下裏碰麵,而碰麵的地點則選在屯門海濱的一處岬角沙灘上。這裏遊人少至,安靜隱秘,是個說話的好地方。

楊烈租了輛車,來這裏之前先去超市裏麵買了一些喝的和吃的,還有幾張塑料小板凳,然後載著田中祺先一步到達約定的地方。過了十分鍾,鄭國綸打車到達。十五分鍾後,曾憲偉也到了地方。

四人圍坐在避風的岬角沙灘上麵,一場重要的談話正式開始。

鄭國綸問曾憲偉和田中祺兩人:“看出什麼端倪了嗎?”

曾、田二人同時點頭,表情有些凝重。

曾憲偉說:“港島的樓市泡沫已經有開始破滅的跡象,現在還處於僵持博弈階段,但時間估計不會太長。這一輪的樓市泡沫破滅,會對香港的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田中祺接著說:“港島的彙率市場和期貨市場看似各種規則十分完善,也比內地領先許多,但至少存在兩個容易被遊資利用和攻擊的漏洞。一是港島的聯係彙率製度;二是港島一直所奉行的“積極不幹預”自由政策。”

鄭國綸點頭,對兩人的觀點表示讚同,他將目光投向了保持沉默的楊烈。“小楊,你覺得國際遊資進入港島了沒有?如果已經進入,大概是什麼樣的規模?”

楊烈凝神思考片刻,很慎重的回答:“我認為國際遊資早在去年就開始潛入港島的金融市場,目標和方向主要是港島股市,最近則有加速流入的趨勢。這次我抵達港島的當天,就去了證券交易大廳,並找到了一個代理人,投入了四萬港幣進行交易測驗,僅僅是四個交易日,我指定的兩隻股票就有百分之三十的收益。現在的市場波動起伏很大,明顯不對勁。”

“我懷疑這是遊資準備做空港島股市前的加速做多行為,因為隻有把港島指數在前期炒的越高,等開始大肆做空的時候,才會有更大的收益。我估測,目前進入港島的遊資,大概占那幾家最大的國際遊資公司六成左右的可調用資本。因為還不到短兵相接的程度,遊資公司肯定也預留了足夠的彈藥。”

鄭國綸對楊烈的回答比較滿意,他肯定說道:“小楊雖然是後輩,但有著非常敏銳的嗅覺和判斷,我個人對於小楊的那篇報告是持完全讚同的態度。我們沒用金融間諜,所以無法印證小楊剛才的判斷是否準確,但未雨綢繆肯定不會有錯。”

“港島的情況比較特殊,去年才剛剛正式回歸,按照一國兩製的政策,中央不宜插手和幹預港島的金融市場。這次我們來調研,上層最關心的問題有三個,一是如果遊資攻擊香港金融市場,依靠港島自身能否度過危機?二是這樣的金融攻擊對內地金融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三是有什麼方法或者手段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挫敗國際遊資的險惡企圖?”

鄭國綸環視三人,將三個問題拋出來,靜候大家的分析或者說對策。

田中祺和曾憲偉麵色凝重,都沒有首先開口說話的意思。雖然在場的隻有四個人,其中一個還是學生,但到了這個時候,任何一句話,甚至是一個字,都不能隨便亂說。

因為,此時在場的三位調研組成員此時說的任何一句話,一個字,有會上報到最高層,成為最高層做出決策的參考。如果萬一判斷錯誤,雖然不至於名譽掃地,但對於個人職業生涯而言,絕對是一個抹不掉的汙點。

楊烈看到兩位教授都很謹慎,他便主動把說錯話的風險扛了起來。或許,鄭國綸和曾憲偉當初堅持讓楊烈也跟著來,未必沒有這樣的用意?畢竟,他是那篇報告的始作俑者,身份又是在讀的研究生,就算推斷錯誤,也是值得理解和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