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烈的腦海裏麵,沒有關於這場列車脫軌的任何印象片段,所以他不知道這是一場本就注定要發生的事故,還是因為他的改變而引起的蝴蝶效應。
不過此時還不是他仔細思考這個玄奧問題的時候,他還有比空想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楊烈帶著兩個手下一路小跑來到火車後部,與瞿婉婉彙合,瞿婉婉告訴他列車長已經通過火車上自帶的緊急通訊設備,向前方和後方的調度站發出了特急事故通報,兩個方向的調度站也立即做出回應,表示會馬上攔截後方列車,同時派出緊急救援列車趕往事發地段。
“估計再有三十分鍾,救援列車就能趕到,你能幫我們維持一下秩序嗎?”列車長向楊烈求助。剛才瞿婉婉過來找到列車長後,就強烈建議列車長給楊烈安排任務,說是比找車上的乘警還要管用。列車站跟瞿婉婉雖然不是一個車組,但總歸是一個機務段裏出來的,危急時刻,自然願意相信自己人的建議。
“沒問題,列車長你帶人去各節車廂穩定乘客的情緒,我帶人維持現場秩序,確保不發生盜竊、搶掠的事件。”楊烈立即答應,然後衝上了沒有側翻的一節車廂。
“我受列車長委托,負責事故現場的秩序維護和恢複,麻煩這節車廂內的現役軍人、退役軍人、黨員幹部站出來,跟我一起應對突發事故!”楊烈站在過道內,用丹田之氣大聲喊道。
幾個不同的位置上,相繼有人站起身來。
“我是現役軍人!”
“我是退伍老兵!”
“我是黨員!”
楊烈默默數了一下,共有五個人站起來。他點頭說:“麻煩兩名黨員同誌留在本節車廂內,守住車廂的兩頭,防止其他車廂和車廂外的人進入本節車廂!其餘三名同誌跟我走,我們去後麵的車廂繼續找人幫忙!”
那三名現役或者退役的軍人毫不猶豫地與楊烈彙合,他們來到相鄰的一節車廂,又找到了幾個幫手。通過這樣滾雪球的方式,楊烈在五節沒有發生側翻的車廂內組織起了二十個人的“突擊隊”。
楊烈給臨時拚湊起來的突擊隊分配任務,其中十個人分成兩組,負責在列車的兩側進行警戒巡邏,另外十個人則跟他一起去完全側翻的車廂段搶救受傷嚴重的乘客。
就在救援列車趕來的這段時間裏,楊烈組織人員從車窗裏救出了四名受傷嚴重的乘客,並對他們進行了臨時的受傷部位固定和流血部位的止血,然後送到了後麵乘務員休息的那節車廂集中照顧。那名最初被楊烈救出來的同包廂女乘客暫時沒有挪動,主要是怕她的脖頸受到二次傷害。
附近居住的當地百姓發現列車脫軌之後,有人趕來幫忙,也有人想渾水摸魚,但被巡邏的臨時隊員厲聲喝止,退了回去。
如果是貨車側翻,哄搶車上的東西或許容易一些。但現在是客車側翻,車裏的旅客雖然有人受傷,但大多數都是磕碰了一下,所以體力充足、神誌清醒,誰想這時候來趁火打劫,那就需要麵對整列火車上千名乘客的怒火。
等到救援列車趕到時,楊烈已經累的汗流浹背,他喘著粗氣對楊積書說:“你倆去原來坐的那節車廂,把行李找到,然後過來跟我和瞿婉婉彙合,待會救援車輛肯定會把所有的乘客轉移到前麵的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