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告訴李家才,修路的錢是楓葉國愛國華僑準備捐贈給山楊村的,而愛國華僑跟楊貴勇有很大的關係。對方會在近期回國一趟,親自來山楊村舉行一個捐贈儀式,聽說隻要這邊不出現挪用資金的情況,那麼後續資金將一直跟進,確保修出一條直通縣城的六車道高級公路。
“楊烈,修這樣一條公路,沒有幾個億下不來吧?”李家才感慨的問。
“我找工程規劃人員估算過,起碼需要兩點五個億。”
“還真是大手筆啊!這兩個多億,隻要能留住兩成在我們鄉,全鄉的經濟都能上個大台階!”
“鎮長,這次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咱們鄉一定要辦法抓住,然後趁勢而上。”
“談談你的想法,我知道你今天來的目的就在這裏。”
“我的建議是,過完春節之後,鄉上牽頭,一是成立一家建築公司,先從給工程隊修建員工宿舍和設備倉庫開始起家,中後期就能參與到隧道開通後的一些道路養護和綠化美化任務。”
“二是成立一家采石場,把工程隊開隧道挖出來的石料以最低的價格收下來,然後加工成農村建房子用的石材,銷售到附近各鄉。這個采石場以後還可以生產加工漢白玉和花崗岩條石,用在風景區的山道鋪設和城市道路裝飾方麵。”
“三是抓緊時間擴建鎮子上的農貿市場,一旦修路大軍開進山區,今後數千人的吃喝都要依靠農貿市場供應,正好可以帶動咱鄉部分的農副業生產。”
“四是如果鄉裏能從縣裏搞到貸款,就試著把咱鄉那座要死不活的水泥廠盤活,這個難度有點大,但好處也是明擺著。隻要水泥廠能生產出工程隊需要的水泥,僅是運輸費一項,就可以讓工程隊選擇采購鄉裏水泥廠的產品。”
楊烈的建議每一條都有很強的操作性,而且相互之間並不關聯,就算某一個項目遇到問題,也能實現其他的項目。
李家才越聽越興奮,他把楊烈拉到書記趙清平的辦公室,讓楊烈把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趙清平作為秦陽鎮的一把手,對於全鄉的所有工作都負有領導責任,雖然抓經濟是李家才的主要職責,但在這樣的重大利好麵前,趙清平也無法保持淡定。
“說吧,你這天花亂墜的,肯定不是白給,你想讓鄉裏做什麼?”趙清平看著楊烈,似笑非笑的問。
楊烈又伸出了兩個指頭,一板一眼的說:“第一,山楊村需要鄉裏盡快跟縣裏協調好關於修路的手續,不要出現一個手續拖半年都辦不下來的事情。第二,縣裏和鄉裏可以在修路這件事上掛名,也可以撈政績,但不能插手具體的修路事宜,特別是山楊村的工程招標!如果書記和鎮長能夠保證這兩點,我可以保證過完年就能開工!”
“好,這事我們答應了!錢是你們村裏找來的,誰也別想把手伸進來撈油水。”趙清平和李家才同時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