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鶴立雞群(1 / 2)

4月21日上午,秦陽鎮武裝部大院內,旌旗獵獵,迎風招展。

十八個村大隊派來參加集訓的民兵,按照地上事先劃好的標記,站成一列一列縱隊,麵對主席台,聆聽鄉民兵營營長、秦陽鎮鎮長李家才致開訓動員詞。

主席台上坐著五個人,當中坐的是縣武裝部部長孫國寧,他的左手是李家才,右手是鎮黨委書記趙清平,李家才的左手邊是縣武裝部軍事科的科長張廷,趙清平的右手邊是鄉武裝部的部長蔡紅軍。

按照國家對各級武裝部職能劃分和編製設定,孫國寧和張廷二人均為現役幹部,穿著綠色的春秋常服軍裝,孫國寧的肩上是中校軍銜,張廷的肩上是少校軍銜。

鄉武裝部部長蔡紅軍是由本級黨委任命,為地方工作人員擔任,在工作上受縣武裝部的領導。

李家才作為秦陽鎮民兵營營長,在台上致開訓動員詞,身份最為合適。

李家才對著紅綢布包著的麥克風講話的時候,孫國寧和張廷的目光都停留在下方排列整齊的十八個縱隊當中一個看起來人員稀少的小隊伍上。

那個小隊伍,實在是太引人注目了!

別的隊伍,頭上戴的是前麵有簷的綠色作訓帽,這個小隊伍戴的是滴溜圓的作戰鋼盔;別的隊伍,身上穿的是純綠色的訓練服,這個小隊伍身上穿的是叢林迷彩作戰服;別的隊伍都是空著身鬆鬆垮垮的站在那裏,這個小隊伍卻是人人背著一個迷彩前運袋,前運袋的外麵還勒著一把工兵鏟!

如果僅僅隻看服飾裝備上的區別,那還是外行人的眼光水平。但孫國寧和張廷兩個都不是外行,他們是從野戰部隊調入縣武裝部工作的現役軍人,所以更看重的是隊伍的組織紀律。

坐在台上,可以清楚地看見下麵十八個隊伍的舉動,甚至可以看清每支隊伍最前麵站著的領隊麵孔,至於哪個隊伍站的整齊,哪個隊伍裏麵有人在做小動作,更是一目了然。

也不知道是哪個沒經驗的鎮政府工作人員給李家才撰寫的這個動員詞,平淡冗長不說,還盡往外冒一些空洞的成語,根本就不考慮下麵站的這些民兵能不能聽得懂。台下的隊伍中,站在靠後麵的已經有人開始轉頭小聲說話,也有人站姿開始變形,總之失去了剛剛跑步進場時的那股子精神頭。

如果十八支隊伍都是這種表現,現役軍人孫國寧和張廷也會睜隻眼閉隻眼,假裝沒有看見,畢竟全縣的民兵,甚至說全市的民兵,也都是這種情況。你總不能拿紀律嚴明的正規連隊來要求這些平時從事農業生產或在工廠上班的民兵吧?

但是,在這十八支隊伍當中,就有那麼一支,從跑步入場時的口號聲開始,就始終與周圍的隊伍區別明顯。他們站在那裏,每一個人的麵部表情都顯得嚴肅認真,目光直視著前台,沒有一個人眼珠子亂轉。他們的站姿非常標準,隊伍安靜的落針可聞,從台上看下去,就好像一塊堅硬的磐石,突兀的插在場中,不動如山!

孫國寧終於忍不住了,今天他是被秦陽鎮邀請來的,對下麵的各支隊伍毫無了解,他側臉低聲問右邊坐的鎮黨委書記趙清平:“從大門口開始數,排在倒數第三個位置的那個小隊伍,是哪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