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你先別著急,坐下來把前因後果,你們知道的情況,全給我說一遍。”楊烈不用人招呼,隨手從屋簷下麵扯過一張板凳,往邊上一坐,這村幹部的範兒馬上有了。
兩口子於是你一言,我一語的,把兒子楊朋的情況向楊烈說了出來。
楊烈很快就聽明白了,楊慶柱的兒子在外打工的時候,參與了青河打工群體與另外一個省打工群體的鬥毆,因為那邊有人在毆鬥過程中受傷住院,警察過來把參與鬥毆的人全都抓了起來。按照楊朋的說法,當時他隻是打了對方一個嘴巴,根本沒有給受傷者造成多少傷害。現在那邊要求楊朋家拿出十萬元了結此事,不然就要起訴楊朋,讓楊朋去坐牢。
楊慶柱家根本拿不出十萬元,而且就算拿得出來,這種明顯受人訛詐的結果,他們也無法接受。
“烈子,你眼界寬、人緣廣、本事大,我們家楊朋能不能出來,全靠你了。這事你可不能不管啊!”楊朋她媽豁出臉,說著賴皮的話。
錢不想出一分,人還要楊烈給弄回來,這耽誤了的時間,來往的吃住路費都算誰的?
不過,這就是農村特色,中國式農民的“智慧”,在楊朋的父母身上體現出來。
“嗯,事情我都知道了。這樣吧,你們先別吵鬧,在家裏安心過年。等過幾天,派出所覃所長回來上班的時候,我下山一趟,就這種情況如何處理讓他幫著分析一下,然後我帶人親自去一趟粵省,想辦法把楊朋從拘留所弄出來。”
兩口子見楊烈答應幫忙,頓時不住嘴的感謝和誇讚,楊烈客氣幾句,從院子裏退了出來。
楊烈來到楊春娃家,向春娃的父母拜年,受到老兩口的熱情接待。他們是被春娃從大女兒家接回來的,得知楊烈治住了自己兒子的賭癮,老兩口打心眼裏高興,對楊烈也是滿懷感激。
楊烈把春娃拉進房裏,低聲問道:“楊朋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楊春跟楊朋前兩年一起外出打工,每次掙到錢之後,就回家過年,然後輸光在賭桌上,過完年又出去打工。楊朋卻一直沒有回來過年,不過春娃應該知道他的一些情況。
春娃想了想,回答說:“我跟楊朋剛到南方時,在一家灣灣老板開的廠子裏打工,後來楊朋嫌工資低就到另外一家廠子上班,再後來同鄉聚會的時候,我們偶爾聚在一起。他有幾次攛掇我跟他幹,可我問他在幹什麼,他又不明說,隻是炫耀自己手上戴的假勞力士和腳上穿的假名牌皮鞋。”
楊烈聽了春娃這些話,忽然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送吳曉燕回家在路燈下遇到的那幾個社會青年。
“你幫我留心一下,去問問村裏跟楊朋一起外出打工回來的人,這兩年楊朋都在南方幹什麼。我覺得楊朋他父母可能隱瞞了一些事情,沒跟我說實話。”
“烈子,聽我一句勸,別碰楊朋的事。你在咱村裏,甚至是咱秦陽鎮,絕對是這個!”楊春伸出大拇指,“可是,粵省那邊跟咱老家完全不一樣,魚龍混雜,水深的很,你去了也不見得能解決問題,弄不好容易把自己也搭進去。”
楊烈知道楊春沒有看不起他的意思,他說這些話都是出於真心,但楊烈卻不是輕易被困難嚇倒的人,從他答應了楊朋父母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會坐視不理楊朋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