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隻很“貴”的小白鼠(1 / 2)

這還要從劉備少年時的奇特經曆說起。

劉備家東南角的籬笆邊上,有一株桑樹生得異常高大,五丈有餘,而且形狀也與眾不同,樹冠猶如大傘,遠遠望去,就像車蓋一樣。

涿縣有個知名的風水先生李定。他看到了這株桑樹,說了一句:“此家必出貴人。”李定的話影響力當然是很大的,但左鄰右舍見劉備家中一貧如洗,除了維持生計很“貴”以外,再也找不到別的什麼貴的,漸漸也就不怎麼當一回事了。

後來有一天,十幾歲的劉備在桑樹下和一群小夥伴玩耍爭鬧時,突然說了一句:“等我長大了,一定要乘坐像這桑樹般的羽葆蓋車!”

所謂“羽葆蓋車”,是指用鳥羽裝飾的天子專用車。劉備此時不過是一個鄉野小兒,連普通馬車也很少見到,怎麼可能知道什麼羽葆蓋車呢?很多人據此判定這是後人在劉備發跡後出於為尊者貼金而捏造的先驗美談。

但其實不然。

劉備雖然不可能知道什麼是羽葆蓋車,但他的父親卻是有可能知道的。

劉備的祖父劉雄是個有學識的人。他年輕時,政治尚還清明,所以被推舉為“孝廉”,擔任過東郡範縣的縣令。劉備的父親劉弘雖落魄得多了,但也擔任過官府的小吏。

在任何年代,都是知識越多越煩惱。劉弘看看自己家境寥落,想想當年劉氏先祖劉邦開天辟地,創立大漢的豐功偉業,不免經常心生感慨,說上幾句:“想我先祖,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乘羽葆蓋車,巡視四方,是何等的雄姿英發,豪邁無雙!”

懵懂少年劉備雖然聽得不甚明白,但父親無限景仰的神情語態自然是能深切體味的。由此,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天子”、“羽葆蓋車”這幾個字眼就成了無上尊榮的代名詞而留下深刻的印記。

那麼,劉備又為什麼會在與眾小兒嬉鬧時突然冒出這句話來呢?

這其實是劉備的心理防禦機製在受到外界刺激時的一種無意識呈現。

心理防禦機製是指個體在麵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複心理平衡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劉弘早逝後,孤兒寡母的劉備,難免在與同伴嬉戲逐鬥時受氣而自尊受損,心理失衡。這種孤兒心態後來一直伴隨著劉備的一生,這也是他日後東奔西走,不斷投靠各路豪強,又不斷棄離而去尋求自立的矛盾行為的重要心理動因之一。

受氣之後,劉備為了減輕自己的精神壓力,恢複心理平衡,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所知道的最高等級的尊榮成就搬出來了。這種心理防禦機製叫做“幻想替代”,即個體通過暫時脫離現實,用幻想中的成功或成就來彌補、修複在現實生活中遭受的挫折與痛苦,以緩和情緒困擾,達致心理平衡。

劉備在想象中模擬出了自己在未來成為皇帝,乘著羽葆蓋車,君臨天下,巡視四方的情形,這是淩駕於萬人之上的偉大成就。這樣巨大的成功,當然足以抵消當下一切的蔑視與淩辱。

在衝口而出之後,劉備有效緩解了自己鬱悶心情,大感暢快。小兒之間的意氣爭鬥,來得快,去得也快。劉備這句話本來是說過就算,一眾小夥伴也不可能來深究“羽葆蓋車”到底是怎麼回事。

眼看這句話就此煙消雲散,但無巧不巧,這句話正好被邊上的一個大人聽見了,頓時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個人就是劉備的叔父劉子敬。

大人的思想之所以比孩子複雜得多,是因為他們已經在世俗社會裏學會了諸多解讀現實的圖式。劉子敬聽懂了劉備的潛台詞,知道這可是大逆不道、株連九族的第一死罪。驚懼之下,劉子敬本能地將劉備叫到屋內,厲聲嗬斥道:“你這個小王八蛋,胡扯什麼,難道想讓我們姓劉的遭受滅門之災嗎?”

劉子敬本想通過斥罵嚇住劉備,讓他以後不要再口出狂言。但他的過激反應對劉備反而是一種強化。

劉子敬冷靜之後,隨即想起了風水大師李定當年所說的“貴人論”,頓時又是一喜。他將劉備的無心之語與大師的神奇風水預言一聯係,兩者互為印證,效力倍增。劉備也因此從他眼中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兒搖身一變而成為命中注定的“貴人”。從此,劉子敬開始對劉備高看一眼,關愛有加。

預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個人的發展曆程。

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在1960年代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給兩組學生分別發放了小白鼠和迷宮,讓他們訓練小白鼠走迷宮。在實驗之前,他告訴第一組學生,他們拿到的是比較聰明的小白鼠。同時,他也告訴第二組學生,他們拿到的是比較笨的小白鼠。一段時間後,第一組學生訓練出的小白鼠在走迷宮上的表現果然要比第二組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