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考生思維“斷路”的診斷與分析(1 / 2)

對考生思維“斷路”的診斷與分析

考試研究

作者:劉百虎

摘 要: 從高考閱卷統計數據,閱卷教師隨筆記錄中發現考生思維切入點靶向不準、思維邏輯紊亂、思維路徑不暢、語言表達不清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活躍考試思維,強化考試能力是備考的重點。

關鍵詞: 思維斷路 短路 迷路 歧路 完善思維

一、試題再現

2014年全國新課標卷Ⅰ文科綜合第36題:

冬春季盛行西風,年平均大風(大於等於8級)日數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鐵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間的路段風沙災害較為嚴重,且主要為就地起沙,風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麵20~30厘米高度範圍內。

①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

②說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③簡述風沙對該路段鐵路及運行列車的危害。

④針對該路段的風沙災害,請提出防治措施。

二、考試思維斷路是造成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考試思維的過程就是審題的過程,科學、規範的思維途徑與方法能使審題者頓悟,使問題得到順利解決,否則會使審題者誤入歧途,答題難以繼續甚或與原意相悖。

1.不能有效理解命題用語可造成考生思維斷路

試題中“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是在暗示考生回答問題所要借助的知識、材料,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該類提示語可以出現在題頭、表頭,也可以出現在試題設問中。試題設問中出現的“分析、說明、簡述、針對”等命題用語,是試題對考生答題方式提出的具體要求,是對考生答題發出的指令用語。“活動的沙源;起沙原因;對鐵路及運行列車的危害;防治措施”等命題用語,是試題設問中最重要、它表達了試題考查的核心,決定著答題的內容,是設問中的中心詞。“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冬春季;上述沙源冬春季;風沙對該路段鐵路及運行列車;該路段的風沙災害”等限定詞,是對問題中心詞(問題或問題背景)起限定(限製)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答題的範圍、答題的方向。隻有理解設問中的行為動詞,才能知道試題該怎樣答,答到什麼程度、什麼層次。隻有審清中心詞,才能理解問題的內涵,隻有明白限定詞,才能框定答題範圍。忽略限定詞,答題往往會偏離要點,答非所問。

考生隻有深刻理解設問中的指令詞、限定詞和中心詞,並對這一詞組有正確的解讀,才能明白答題借用材料,把握問題指向,知曉答到什麼程度。考生若不能理解命題用語,針對試題的靶向思維就無法啟動,思維的邏輯性與全麵性就無法實施。

2.缺少生活經驗和生產體驗常使考生思維短路

第(3)小題,考生因對鐵路結構組成和運行列車認識不到位,導致漏答或錯答。鐵路結構組成一般包括路基方麵、鐵軌方麵、列車通信設備及車輛等。風沙活動的影響表現為侵蝕、沉積及能見度降低。將風沙活動的影響與鐵路結構組成關聯思考,是破解這道試題的關鍵,缺少生活、生產經驗已經成為製約考生答題的短板。“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已成為高考考查的新常態。貼近生活、生產,關注社會熱點,學以致用,理論聯係實際,教學中向學生拓展上述相關內容是適應高考的必然選擇。

3.考試能力不足可使考生思維迷路

考試能力是考試思維的基礎,考試能力包括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述地理問題的能力、論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該題意在考查考生獲取試題信息的能力。獲取試題信息需經過三個思維過程:發現試題信息、依據試題考察方向,提取材料中與設問有關的地理信息,並對其進行分析和整合;組織和應用相關學科的信息,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解讀。

分析沙源,就是把沙源分解,錯那湖東北部有桑曲、巴索曲兩河流入錯那湖,有湖、河、河湖三角洲。冬春季該地冰雪融水及降水量減少,河、湖水位降低,河灘、湖灘、三角洲裸露,這些灘地及三角洲就是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再結合所學知識及設問,給獲取的思維信息找到依據。獲取信息的能力是考試思維的基礎,獲取信息的方法是考試思維的保障。

缺少獲取信息的方法與靈感,對試題所給的信息視而不見,找不到思維的切入點;缺乏對不同的信息進行解讀、歸類與分析的能力,不會用解讀的信息分析、回答地理問題,對解讀到的信息不能進行正確的表述,這些都會造成考生思維斷路,造成考生答題失誤。

(2)說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該題主要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起沙要從大風(風力)、地表幹旱、植被對土壤的保護三個方向思考。考生先形成一個粗線條的思維框架,再從文字材料、如文字材料:冬春季盛行西風,年平均大風(大於等於8級)日數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或冬春季盛行西風。西風經過湖麵,湖麵摩擦力小,風力大,冬春季氣候幹旱,地表缺乏植被保護等。答題思維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前提,在思維有了框架的基礎上,才能調動、運用、整合知識。考生不會運用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不能將試題設問與試題信息、大腦“記憶庫”裏的相應知識構建一個邏輯關係,是製約考生思維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