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走吧。”杜伊烏斯點頭,兩人隨即並肩走出了議事廳。
……
在倫底紐姆舊城的東南方向,臨近泰晤士河畔的位置,一座嶄新的城市正拔地而起,平攤開闊的土地上,到處是堆積如山的建築用料和搭建而起的工地,巨大的滑輪組高高矗立,密密麻麻的工人如辛勤的工蟻般摩肩擦踵。
這裏就是奧卡規劃建造的未來不列顛之都——倫敦!
經過一個月的細心選址和勘測地貌以及相關考察,最終奧卡斷然選定了工程人員提供的幾處備選城址的其中一個,因為如果奧卡的記憶沒出錯的話,那裏正是後世的威斯敏斯特。
雖然現在奧卡作為不列顛行省的總督實際控製的區域內,人口不足30萬,而聚集在倫底紐姆附近的更是不到7萬,但這座在建的新城卻無論在格局、規模、職能亦或是氣象上看,都遠非一般的城市可比,他顯然不是為了區區幾萬人的居民而新建的,是事實上,奧卡也的確是野心勃勃,打算將倫敦建成為一座初步建成後就能容納20萬居民的大城市,一座純粹用途的城市,作為整個不列顛行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和象征。
這個時代,20萬人的規模已是相當龐大,即便是帝國之都羅馬在頂峰時期的人口也不過200萬,而長居人口也隻有100萬不到,而在一個荒僻偏遠的行省,建造一座可容納20萬人口的城市,奧卡的雄心壯誌可見一斑。
新城的建設有很多困難,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嚴重不足,新城落成後短期內也很難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和地位,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口和產業支撐,但這座城市興建的意義卻是不容置疑,所以奧卡決定采用分期修建的方法。
於是,經過細致規劃和謹慎商議,奧卡率領工程人員決定將城市的修建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城市的地基和線標,首先確定城市中軸線為南北走向,其次確定整個城市的格局改變原有的城堡式狹窄局限模式和傳統羅馬規則四邊形布局,而采用更為合理和更具發展潛力的環形六邊形延伸格局,即以城市中心為圓心,呈六邊形向四周環形發散建設的模式。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確立城市的最重要標誌物,倫敦市政廳!然後是各條主街道以及最核心區的建築物,接著是將各個功能區域的大概範圍用線圖標畫出來,最後環節就是完善而足以遍及全城並且能夠自由方便地向外擴展的城市下水道網絡!
這些就是從三月選址結束以來,奧卡和所有人忙碌的事務,除了偶爾的緊急要務需要處理奧卡才會回到倫底紐姆,否則大多數時候奧卡和所有工人一樣,幾乎整日吃住在工地上,見證著新城建設的點點滴滴。
而此時,奧卡正在和一群軍事工程人員就已經規劃好的城市內環貴族住宅區進行探討。而奧利安和杜伊烏斯就在這個時候趕了過來。
“哦,什麼風把你們兩位大忙人吹了過來?”滿臉灰塵的奧卡在人群中看到了迎麵走來的奧利安和杜伊烏斯,立刻吩咐了幾句讓身旁的工程人員先自行探討,然後迎上前,笑著說道。
奧利安沒有回答,隻是一副公事公辦的表情遞過了羊皮卷。
有些疑惑地接過閱覽,當奧卡看到其中的實質內容時,不禁立即麵露驚喜之色地抬頭望向神情略帶促狹的奧利安和杜伊烏斯,看到他們的表情後,奧卡愣了一下,繼而恍悟大笑道:“太好了,北方的麻煩終於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