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晨,起床,洗完臉漱完口後,吃早餐時,氣和突然問道:“文智表伯,附近有溶洞嗎?!”文智說道,“附近似乎沒有溶洞。”“不過我知道一個地方,那裏倒是有溶洞。”禮武說道,“哦!在哪個地方?”氣和問道,“就是我老爸以前在鄉下教書的地方,那裏附近有溶洞;我以前在鄉下讀小學時,有同學進去過,後老師不準同學們去,說是為同學的安全著想,所以沒人去或者說很少有人去那裏,”禮武說道,“有意思,表伯能不能帶我去看看呢?!”“這個,我倒是覺得不好去,”禮武有些麵露難色道,“那裏畢竟就在學校附近,說白了,就在學校下麵,不好去啊!”氣和仿佛沒聽到一樣,問文智道:“表伯的意思呢?”“我倒是反對你們去,因為那裏畢竟有些危險。”文智緩緩說道:“那裏有些狹窄,空氣稀薄,你一定要去嗎?”“無論有多大的危險,我都要去一趟。”氣和斬釘截鐵地道。“那好吧!我帶你去。”文智帶著些無奈的口氣說道。“我也要去!”禮武和心平異口同聲的說道。“那就一起去吧!”文智說道,“吃完早飯後,收拾起些東西,就去坐班車吧!”當說出這句話後,氣和隻是微微點頭示意,而其餘兩人臉上有欣喜之意。
不過多時,大家都吃了早餐,各自回房間收拾東西。
過了約莫十至二十分鍾的時間,幾人都收拾好東西,便出發走路到交叉路口,打了輛出租車。到達目的地後,又和出租車司機交換了號碼,並約定下午還由出租車司機送他們回去。
下車後,氣和問道:“在哪裏?”文智和禮武指著下麵不遠處的洞口說道:“就是那裏。”於是,一行人開始走起山路來,走了幾次下坡後,心平看著洞口,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問道:“現在就進去嗎?”氣和搖搖頭,問道:“有誰進去過這個溶洞?”禮武說道:“倒是有幾個同學進去過。不過,他們進去了一會就出來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摸樣。這時的氣氛有些怪異,一副死寂的模樣。過了會,禮武問道:“現在就進去嗎?”氣和語氣有些嚴厲的斥責道:“這是一種無知的行為,在不清楚溶洞的空氣程度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先進去。”“那我們該幹嘛呢?”心平此時發問道。氣和一麵將背後的背包取下,一麵說道:“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試探溶洞裏空氣的稀薄,”說時氣和從背包裏拿出了一隻蠟燭和打火機,道:“最好的辦法就是點支蠟燭放在溶洞的入口處試探空氣的稀薄程度,當蠟燭被吹滅時,說明裏麵的空氣比較稀薄,那樣的話我們就得打道回府了。因為需要攜帶專門的吸氧設備。”說完這句話,氣和用打火機點了根蠟燭,放在地下。過了會,蠟燭沒有被吹滅。於是,正當大家準備進入溶洞時,禮武突然發問道:“我覺得隻點在溶洞入口的上方不好,不如將它放在溶洞入口處,如何?”聞言,其他人有些變化,氣和看向禮武,臉上有些變化;而心平就有些憤怒,正想斥責之;氣和擋了下,又向他搖搖手,示意他別說話,後他微笑道:“好吧!那我下去放蠟燭,讓你放心。”於是,氣和往下走,到達溶洞口,將蠟燭放到一個比較顯眼的地方,放好後,又往上攀。到達地麵後,又等了下,才看向溶洞入口處的蠟燭,還沒滅。這時,心平問道:“可以下去了嗎?”禮武點頭道:“可以了。”於是,一行人背起背包,往下走。
當這行人到到達溶洞入口時,看到有三個分叉道,禮武問道:“走哪邊?”氣和看了下,指著中間的路說道:“走中間!”說完,便率先的走了進去,後幾人緊緊跟著。走在前麵的氣和開了電光,手柄上有著紅色的光,顯示著什麼。走在後麵的禮武看到了之後,問道:“這是什麼東西啊?!”氣和道:“這就是電光啊!”“我知道這是電光啊!可這與我看到的電光不同,那紅色的光是什麼東東?”氣和耐心的解釋道:“這紅色的光代表現在這裏空氣的稀薄程度。”禮武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聽懂了。
隨著不斷的深入,上下坡後,又來到了分岔口。一行人麵臨麵臨選擇,到底是往左邊還是往右邊走呢?氣和看著眼前的分岔口,在思索了一會後,氣和提議道:“不如分開走吧!我和禮武走左邊,小平,你和文智表伯走右邊,怎麼樣?”文智憂道:“你們兩個走在一起,我擔心你們的安全問題。”氣和笑道:“表伯,請放心,我們都不是小孩子了,請您放心。”文智還想說,氣和立刻拍板道:“就這樣定了吧!”正要分開時,氣和從自己的背包裏拿出個和手上一模一樣的電光,交給文智。一行人就此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