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收複北京(1 / 2)

常樂軍的軍隊編製中,一個軍團下轄兩個師。其中每個軍團的人數為一萬人左右,而一個師也就是五千人左右。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軍團人數都是如此,其中北京基地的兩支衛戍部隊的人數都是一萬二,而常樂直屬的禁衛軍則擁有一萬五千人,並且分成了三個師。

除了這三軍團的人數略多於其他幾個野戰軍外,留守在廊坊的軍團人數也比其他的軍團人數多,甚至要比常樂直屬的禁衛軍的人數還要多,共計達到了兩萬一千人。不過別看這個軍團的人數最多,但是戰鬥力確實最弱的一個軍團。

和別的軍團主要的任務是對方作戰不同,由於廊坊地區已經沒有僵屍存在,所以這個軍團的主要任務就變成了建設,而衛戍任務和維持廊坊地區的治安倒成了次要任務。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重建廊坊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二是經曆了這兩年地獄一般的生活的廊坊基地內的民眾,深切地體會到了現在的安寧生活的來之不易,所以沒有人願意惹是生非。一旦有人想要鬧事的話,甚至都不用衛戍部隊出動,民眾們就會自發的聯合起來將敢於鬧事的家夥給抓起來,並送到衛戍部隊的駐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初在重新整編廊坊軍團的時候,李穎在和常樂商量過後決定不但沒有裁撤掉駐守在廊坊地區的超額兵員,而是把他們合並成為了三個規模遠超常樂軍其他師級部隊的大師,每個師的人數都超過了七千人。

當然,這三個師的主要任務今後將不再是作戰,而是轉向工程建設方麵,也就相當於末世前部隊裏麵的工程兵。這樣一來人數雖然眾多,但是由於側重麵的不同,所以也不用擔心他們會鬧事

在唐山方麵需要派兵進駐的時候,常樂軍的幾大正規軍團正在進行對北京城區的合圍計劃,所以很難抽調出兵力派往唐山方麵,所以隻好從廊坊抽掉了一個師前往唐山新區那邊駐紮。

駐紮在廊坊的這三個“工程師”雖然在戰鬥力方麵要弱於正規的戰鬥師,那僅僅是相對而言,主要指的是在重型武器的配備方麵而言的,但是在常規武器的配備上,那還是和別的部隊沒有任何的區別的。而且如果在不使用重型武器的情況下,真的一對一的打的話他們至少在人數上還占有很大的優勢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李博跟著常樂來到了這個師設在鋼鐵廠周邊的駐地的時候,立即便被這宏大的場麵給震懾住了。七八千人人手一支突擊步槍,而且還配有機槍火炮等裝備。

這樣的部隊在末世前通常隻有在電視裏才能夠見到,如今卻實實在在的在自己的眼前,而且李博還很隨意的從幾個不同的地方,隨便的向幾名普通的戰士要過了他們的槍試射了一番,結果證明絕對不是用來唬人的,而是實打實的實彈。

雖然並不知道常樂所說的他擁有八大軍團的說法是否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僅憑眼前的這一支部隊,李博就敢斷言沒有幾個人類勢力能夠與之抗衡。畢竟以前的國情,嚴重的限製了民間不可能有如此多的武器裝備。

再說了,即便是常樂在和自己說的時候有誇大的成分,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他不可能出動所有的兵力來這邊負責裝運鋼材,那麼也就等於說他至少還要擁有一支,規模與目前看到的這支部隊不相上下的部隊留守,才敢將這支部隊派出來。這樣算來他麾下就至少擁有近兩萬的武裝力量,而且還都是清一色配備了正規部隊裝備的武裝力量。

這樣算起來,自己在跟著他混以後,雖說不如以前自己當首領那麼自在,但是至少不用再繼續的窩在目前的這個小山溝裏,生活條件自然也會有明顯的改善。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麵說,都是利大於弊的好事一件。

於是在想明白以後,便答應將自己的勢力並入到常樂的麾下。

在他答應並入常樂軍以後,常樂給他開出了兩個條件,一是讓他提前退休,享受僅次於自己的福利待遇,二是到北京或者廊坊的民事部門擔任職務,總之就是一句話,不能繼續留在唐山這邊和他原來的手下在一起。不過常樂並不急於得到他的答複,而是讓他跟著自己到廊坊和北京轉一圈以後再做決定。

由於在末世降臨前便已經是朋友,所以李博倒也不擔心常樂會對他有什麼歪心思。再說了,在常樂麾下如此強大的武力麵前,如果他不顧及以前的情分的話,完全可以通過武力進行征服,根本就沒有必要費這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