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有得有失(1 / 3)

372 有得有失

周六上午,馬天民就到了“東風農場”。

林木森見到馬天民,心存疑慮,低著頭等挨訓。

馬天民拍拍他的肩,掏出香煙,說:

“怎麼,有情緒?有情緒也先抽煙。木森,幹革命工作就要經得起考驗,要經得起各種各樣的考驗。毛主席教導我們,對事務要一分為二。暫時被誤解,受點委屈。事情弄清了,大家對你加深了印象,更加肯定了你的人品,這是好事!對不對?”

“是。”林木森立刻明了馬天民的來意。他知道應該借時機擴大,加深馬天民的對自己的好感。他很委屈的說,“馬主任,組織對我進行審查,我沒意見。可說我有經濟問題,懷疑我貪汙,我想不通!”

“木森,這是我的錯!”馬天民態度很明朗,說,“我之所以來,就是向你認錯的!”

林木森忙說:“不用,不用!馬主任,隻要組織上查清了就行!”

馬天民說:“木森,說實話,我最恨貪汙!貪汙是幹部變修的根源。毛主席就十分注意並反複地提醒‘幹群關係’這個問題。‘文革’開始,毛主席就說,‘有些幹部受到群眾批判鬥爭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做大了,薪水多了,自以為了不起,就擺架子,有事不跟群眾商量,不平等待人,不民主,喜歡罵人,訓人,嚴重脫離群眾。這樣,群眾就有意見。’木森,想想,你現在還隻是一個股級幹部,月薪四十五元,一年有多少?五百四十元。木森,湖興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一般生產隊的‘分紅’是六角,一個全勞力一年出工三百天,一年一百八十抉,三個全勞力扺你一個。你到德興,哪裏‘分紅’有的隻有三角,六個全勞力扺你一個。你也作過農民,想想他們的辛苦,我們還不滿足,還叫人嗎?當年共產黨領導人民鬧革命,就是要讓窮人翻身過幸福生活。如果我們一人拿著他們三個、六個,甚至十個,二十個人的收入還要去貪汙,這還叫共產黨員?還是個人嗎?”

林木森聽了很是激奮,但有些感到對不上。馬天民也察覺了,忙說:

“組織上通過這次對你審查,不,木森,應該稱為是對你的一次特別考察比較合式。組織上認定了你政治上可靠,工作上積極,生活作風也可以說,可以說……這些年青人的事,我也不想管!木森,組織上認為你的思想上也暴露出了小資產階級情調,你是一個年青幹部,為了杜漸防萌,組織上決定對你嚴格要求,給你‘黨內警告’處分一次。木森,在受處分階段,參加‘黨校’學習不合適。縣裏研究了一下,現在你回龍溪不合適,將你調到縣革委會辦公室。並同意地委安排,借調在地區革委會辦公室,讓你去德興縣去‘蹲點’,在艱苦地方好好地曆煉曆煉。下周一,你去地區革委會辦公室報到。”

林木森更感到對不上號了,可馬天民正經八百地,他又不好問。

馬天民工作忙,又安慰幾句,領著兩個“看守”走了。林木森好一番猜測,越想越是糊塗。

領導們就是這樣,處理許多事含糊其詞地,說得模棱兩可,讓你去想,看你的悟性。這也是一種領導藝術,這更是考察一個幹部能否適應工作的工作能力一種藝術。

很快,林木森被個現實事情提醒了。“看守”走了,“審查”結束了,自己也得離開東風農場了,還得離開“青山黨校”。今天是周六,可他真的不想今天去黨校拿東西。

星期天上午,林木森去了“青山黨校”,把行裝收拾了。

望著將離去的房間,林木森不由一番感歎。他點燃一支煙,又坐了下來。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不管小時候怎樣,人,長大了特別喜歡讀書。此時,所學都是立刻能用,大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感。就差這麼半個多月,拿不到“黨校”的“結業證”,還背了個“黨內警告”處分。雖然人們極力回避、甚至批判“學優登仕,攝職從政”的資產階級思想,以中庸之道的“學而優則仕”為熱衷,來掩飾內心對組織上的各種“學習班”的期盼。林木森很是懊悔,此次挫敗,對今後的“進步”肯定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