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哽咽了兩聲,果然就不敢再出聲了,但緊貼著我的身體還在抽搐,顯然是還在心裏哭。

在礦井事故應急安全手冊當中,遇上透水被困時,潛水逃生是被嚴格禁止的,因為這樣做往往會產生更大的危險,比如溺水、迷路、中毒,還有就像剛死了的那個禿子那樣,被裹挾在水中的其他雜物傷害等等,但是如果能精確把控其中一些細節的話,就可以把其中某些危險係數大大降低。

如果我們能夠避開上麵衝下來的流水的衝擊力,從第四平巷進入主井,呆在主井積水水麵上,那麼隨著積水不斷增加,水位高度持續上漲,我們的水平高度也會跟著不斷提升。當水位上漲到和透水水源的垂直高度相同的時候,那主井裏就沒有下衝的流水了,我們就可以腳踏實地的上岸從容離開。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如何避開水的衝擊力。

主井是一個大約十七八度角的斜坡,而水麵則總是保持水平,因此主井裏積水的四邊分別是主井巷道的頂部、地麵和兩壁,水麵和主井頂部、地麵之間也有一個十七八度的夾角。水是沿著主井的地麵和兩側牆壁下部衝下來彙聚進已有的積水中,也就是說在下衝的過程中,並不接觸主井巷道頂部。所以理論上講,如果我們能不接觸主井地麵及兩壁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避開衝力進入主井。但是這當然不可能,因為第四平巷的入口就在主井的一麵牆壁上。

不過在衝下來的流水和主井裏的積水彙合的時候,盡管由於流體壓強的作用,衝擊力還會繼續向下作用一段距離,但是因為積水的流體阻力原因,所以這段距離是有限的,我們隻要能利用積水作為掩體,避開這段距離,就算接觸到牆壁所在的空間麵,也可以避開水的衝擊力。

從剛剛發現透水時候的情況看,透水點很可能是在第三平巷裏的某個工作麵上,所以當時第三平巷裏有大量工人跑出來。通過第三平巷和第四平巷之間的距離,以及主井巷道的傾斜角度,能夠大概估算出水流在入水臨界點時候的流速,進而也就可以估算出其流體壓強大約在每平方米一千四百到一千八百牛頓之間。這個強度,在進入積水之後,隨著距離的增加,會迅速衰減。

當積水將第四平巷完全淹沒的時候,由於水麵和巷道之間的夾角關係,所以流下來的水進入積水的入水點就不在第四平巷出口外了。主井巷道高度大約三米,通過三角函數可以計算出來,最遠的情況下,入水點應該在第四平巷頂部中線往左大約三米二的地方,如果我們此時沿著第四平巷最右側潛水進入主井的話,那麼我們距離流水入水點的距離就大約有四米七。

在這個距離上,流體壓強大約會衰減到每平方米三十牛頓到五十牛頓之間,即便完全作用的人身上,也隻是相當於多掛了一盞礦燈,更何況人體一個麵的麵積遠不足一平方米,所以完全沒有任何影響。

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