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動天下 第二十一章 一馬當先(1 / 2)

第二十一章一馬當先

在第一天的戰爭中,遼王沒有討到任何便宜,反而折了兩員猛將,甚是惱火,在全軍麵前組織厚葬儀式,遼王誓師報仇。

“諸位將士,我們已無路可退,如若攻不破京城的話,我們必將連累家人,滿門抄斬,株連九族。李玉,蔡亮兩位將軍已經殉國,但是他們是好樣的,我們也絕不能讓他們枉死,明日誓殺徐靖,攻入京城,決不後退。”

“攻入京城,決不後退,攻入京城,決不後退……”三軍誓言,響徹全城。

次日早上,遼王組織了五百敢死隊,一手拿著盾牌,一手拿著樸刀,衝鋒在前,隨後,走出一員虎將,隻見其身高九尺,熊腰虎背,胯下一匹千裏烏龍騅,手中一對八棱千斤錘,威風淩淩,氣勢逼人,率領騎兵隨後,遼王自己坐鎮中軍。

經過遼王的誓師報仇後,敢死隊鬥誌異常頑強,突破了村舍兩邊神機營的防線,那員虎將率領著鐵騎踏著滾滾梟煙,直奔徐靖大軍。

譚倫和太子正在城頭督戰,見到此人後,譚倫不由地讚了一句:“他終於來了,勇猛不下當年啊!”

太子見譚倫如此說話,不由地問道:“此乃何許人也?”

譚倫靜靜地回道:“此人姓劉名齊,胯下一匹千裏烏龍騅,手裏拿著一對八棱千斤錘,當年武鬥大會上連敗十來名好漢,無人能敵,乃遼王帳下第一猛將,也是大明正統年間的第一猛將。”

原來,大明正統年十二年,曾在京城舉辦過一次“文爭武鬥大會”,天下的才俊好漢全聚於此。經過三天三夜的層層比試,最後,一共有四大才子,二大神算(軍師),十二位好漢上了正統皇帝頒布的麒麟榜,具體名單如下:

第一大才子乃是李慎之,此人博覽群書,無書不讀,天下公認的第一才子,後又四處開壇講課傳道,聽課者絡繹不絕,門生遍布天下,乃是正統年間的禮部尚書。後因土木堡一役受牽連,被罷官職,在南京相國寺出家,法號無憂。

第二大才子乃是禮部侍郎王朗,善彈琴,圍棋天下第一,但是此人心胸狹隘,因不滿排在李慎之之後,故政治上常常與其唱反調,與其他三才子關係甚遠。

第三大才子乃是張書樂,此人文雅勁奇古,詩豪宕豐贍,書法更是小楷、行、草皆佳,乃是正統年間的禮部侍郎,可惜英年早逝。

第四大才子乃是禮部尚書譚倫,此人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通兵法,因當時成名較早,與前三人相比,年紀較小,故排在最後。

第一神算乃是神機妙算徐京彥,此人遍讀天下兵書,精通兵法,智謀百出,乃明正統年間的兵部侍郎,後因土木堡一役受牽連,被罷官職,從而隱居天目山,一心一意地教授其子(徐靖)兵法。

第二神算乃是通今博古李蕭清,此人乃是天才,通天文,曉地理,懂奇門八卦,曉陰陽,識陣圖,明兵勢,是個全才,此人頗為孤傲,乃是正統年間的兵部職方司郎中,後因土木堡一役受牽連,被罷官職,從而隱居天台山,甚少問世。

第一好漢乃是遼王帳下大將千斤錘劉齊,劉齊胯下一匹千裏烏龍騅,手中一對八棱千斤錘,所向無敵,位列榜首。

第二好漢乃是雙槍無敵李江平,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奪命追魂槍,英勇無比,可惜在土木堡戰役中深陷重圍,力戰而死。

第三條好漢乃是箭石雙絕張一風,胯下一匹抱月烏龍駒,掌中一把虎頭亮銀槍,還有兩樣絕技,一是箭法出神入化,二是腰間掛有五色袋,藏有石頭,臨陣對敵,白發百中,曾在京城武林大會中連敗十來員大將,但此人淡泊名利,不願為官,收了楊雲帆和譚英兩人為徒,待兩人學成之後,便四方遊曆,再無音訊。

第四條好漢乃是大刀將王文海,跨下一匹烏騅踏雪馬,掌中青龍偃月刀,刀法精湛,恍如關羽再世,可惜在土木堡戰役中深陷重圍,力戰而死。

第五條好漢乃是安吉知府伍文清,人稱神槍手,跨下一匹踏雪無痕馬,掌中白亮銀槍,武藝精湛,勇冠三軍,乃是隋唐名將伍雲召的後人。

第六條好漢乃是紫麵天王秦雷,胯下火龍駒,掌中狼牙棒,棒法沉穩,所向披靡,乃是梁山好漢霹靂火秦明的後人。

第七條好漢乃是黑臉大將宋金剛,胯下一匹玉照獅子,手中開山斧,勇猛無比,乃寧王手下頭號將領。

第八條好漢乃是彎刀勇士忽必拉,跨下青鬃馬,手中一把圓月彎刀,殺敵無數,乃蒙古第一勇士。

第九條好漢乃是大刀將劉唐,胯下一匹黃斑馬,善使大刀,刀法精湛,老當益壯。

第十條好漢乃是乃銀槍手苗仁,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英雄了得,可惜在土木堡戰役中深陷重圍,力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