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章 噩耗之嫁作他人衣(1 / 2)

連綿的春雨已經下了幾天了,潮濕的空氣讓人的心很是煩亂,但這對農人來說卻是好事情,春雨一下,給春耕、春播帶來了機遇,也為秋收帶來了希望,古語不都說春雨貴如油嘛!

縣知事公署花廳,汪春富、程幼魯、姚宏甲、胡敬庵等一幹黟城名流士紳及各界有頭有臉的人都彙聚一堂,隻是每人的臉上都很沉重,沒有往日見麵喧鬧的場景了。

“咳咳”

新任知事呂善見人都到齊了,故作咳嗽了幾聲,見大家都朝他看過來便道:“想必孫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各位都知道了,本縣準備成立追悼委員會,所有事務都由該委員會負責,為孫文先生開一個追悼大會,你們都是黟城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本縣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汪春富壓下心中的傷感,站起身道:“應該這樣做的。孫先生為國民操勞一生,如今仙逝,我們是要給他召開一個追悼大會。”

“不錯,我建議可以在廣安寺前的廣場上搭建禮堂,到時可以讓全縣的人都來參加,緬懷先生的功績。”程幼魯附和道。

其餘眾人也都點頭附和,表示應該為孫先生舉辦追悼會。

呂善見眾人都同意了,心中大喜。

他入黟城已經有了數月,和地方紳士的關係卻若離若即,期間也放下過身段找過幾位士紳,無一不是出門就是在外,連人的麵都沒有見到過,更別說坐下喝茶了。這都是許複造成的後果,為此他不止一次地把許複的祖宗十八代給問候了個遍。這次借著悼念孫文的機會,終於把一幹人邀請到了知事公署,修不下官府和地方上破裂的關係了。

“好,那我就先謝過各位了。”呂善起身對大家行禮,慌得一幹人連忙起身謙讓,口中直叫“不敢不敢。”

待眾人坐下後,呂善沉吟片刻道:“程先生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我也正打算在廣安寺前搭建禮堂,到時全縣的老百姓都可以來悼念孫文先生。不過這委員會的會長按理說應由我本人擔任,隻是最近縣務較多實在分不了心,所以各位看看,這會長該由誰來擔任呢?”

“胡某以為,在座的除了知事,誰來擔任這個會長都不合適,也隻有你親自來才能服眾。”胡敬庵見眾人都不說話,便站起身從口袋裏掏出一個荷包,輕輕掂了掂,裏麵的銀元“嘩嘩”響了幾下,才把荷包放到了呂善前的茶幾上:“這裏是三十塊銀元,知事可先用著,不夠的胡某再補上。如果需要人的話,也請知會胡某一聲,一定安排妥當。”

胡敬庵的這一言行讓在場的人們都是一愣,這胡敬庵還不等呂善開口便主動出錢出人了,看來他對開追悼會這件事很是上心啊,也有人心裏對自己慢了一步有些記恨起來。

汪春富心中冷笑一聲,他太清楚胡敬庵為什麼這麼主動了,其實就是想搏個好名聲。

原來自去年倒許運動過程中,胡敬庵因為背叛黟人暗地裏投靠許複被人揭穿後,在黟城的聲望就一落千丈了,所以他急需挽回自己的聲譽。

當汪春富他們再次驅趕許複的時候,胡敬庵自然也不會再和許複有瓜葛了,暗地裏還放出風,說許複是咎由自取,被鄉人打死也活該,隻可惜他的討好行為卻沒有人理會。

每每老百姓經過他家的裕生藥店時都要吐一口口水,連和他關係極好的王叔平也受到了牽連,就更別說士紳階層了,這讓胡敬庵很是痛苦,呂善親自登門拜訪他也不敢接待,生怕會再引起鄉人的誤會,畢竟這新來的知事的品性大家都還不清楚,不能考得太近,否則得惹一身騷啊!

這一次呂善邀請大家一起商量召開孫文的追悼會,胡敬庵暗地打聽了一下,得知汪春富、程幼魯、以及和汪春富他們關係修好的姚宏甲都會去,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教育界人士,他認為這是一個恢複聲望,也是和一幹人修複關係的機會,隻要主動挑起為人分憂的這個頭,到時候再宣傳一下,名聲這東西也就慢慢地回來了,所以才二話不說就趕到了縣公署。

不過胡敬庵並不清楚其他人對他有什麼看法,但呂善卻因為他的主動對他的好感大增。

呂善很清楚,這場追悼會馬虎不得,既然有士紳說要辦一場大的追悼會,那就一定要辦的,隻是肯定要花很多錢,正盤算著這筆支出是拿公款抵還是民間募捐的時候,就有人為他解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