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故意設計了一個“局”, 沒有大發雷霆地吵鬧,卻讓丈夫體會到了自己平日裏的感受,改善了夫妻間的關係。相比之下,那些指著丈夫抱怨了一輩子卻還得與之共同生活的女人,顯然是不夠聰明。很多時候,試著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變換一個字眼兒,就能讓表達的意思迥然不同。
美國西雅圖葛特曼研究院創建者、《婚姻美滿的7條準則》一書的作者、哲學博士約翰·戈特曼認為:輕蔑會加快婚姻的崩潰。感情不和的夫妻之間,最明顯的征兆之一就是,不管丈夫說什麼,妻子總是不屑一顧,或是麵帶挖苦地說:“就知道你會這麼說。”雖然沒有直接責難,卻等於在用另一種方式說丈夫愚蠢。所以,這樣的話堅決不能說。你可以試著,語氣真誠一些,考慮丈夫的感受,然後表明你希望他怎麼做,以此來解決問題。
對他有什麼不滿的地方,別列出一大堆抱怨和委屈的清單,要強調他的行為帶給你的感受,而且一次溝通隻談一個問題,比如:“我想跟你說,你每天下班隻顧著打遊戲,我覺得挺難受的。”這樣說來,勢必比“我真受不了你了”要好得多。另外,說話時不要用“總是”或者“從不”這樣的字眼兒,要知道這些字眼兒出現時,丈夫是不可能和你進行正常交流的,因為它表示著全盤否定,意味著責任全在於對方,而與你沒有任何關係。
最後一點,別吝嗇對丈夫的肯定和感激,這會讓他樂意繼續堅持下去。幸福的夫妻,深諳彼此欣賞的重要性,他們會經常互相讚美,哪怕是細枝末節的地方,也不忘說聲謝謝。夫妻相處時,把愛、尊重、理解、包容時刻融在話語中,幾乎所有問題都能夠得以回避和改善,這樣一來,婚姻關係也能日趨和諧。
跟婆婆說話,體現尊重和關心
都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此話一點都不摻假。多數女人心裏都明白,嫁為人婦,進了別人家的門,就有了“雙重父母”,想要日子過得安穩太平,就得處理好婆媳關係。尤其是在現代“單獨”的家庭裏,婆媳之間若不能和平共處,婚姻生活就會變成一種煎熬,對自己、對公婆、對丈夫,都會造成心理上的壓抑感。
當然,並非所有的家庭都存在婆媳矛盾,畢竟生活在於經營。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想要跟婆婆相處得好,首先從心理上就要理解婆婆。世界上沒有不對的父母,即使有的時候,她很囉唆、很麻煩,與你的觀點和思路總是格格不入,但你要知道、要相信,她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兩代人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不同,在簡單的生活瑣事上就不要斤斤計較,多點理解,少點埋怨,很多口舌之爭就都能避免了。
對女人來說,家裏的日子僅僅太平還不夠,重要的是和睦融洽,與婆婆建立起感情,贏得婆婆的歡心。某蛋糕房曾經有過一位女客人,在丈夫生日的時候,定了一個雙層蛋糕,還準備了兩份禮物。她和朋友說,這兩份禮物,一份是給丈夫的,一份是給婆婆的,感謝婆婆生下了他,並把他交給了自己。我們雖未親眼目睹這樣的情景,可單憑她說的幾句話,就足以令旁人感動了,更何況是婆婆呢?
感情都需要溝通,這一點對於任何情感都適用。平日裏,女人不僅要多花點心思孝敬婆婆,還要在說話上下功夫。婆婆是丈夫的母親,你愛你的丈夫,就理應愛你的婆婆,把她當成第二個母親來對待。
對待父母長輩,尊重和關愛自然是少不了的。作為兒媳,說話一定要有分寸,切不可在言語中帶有怠慢和不恭;若是婆婆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多點細心的照顧,千萬別說嫌棄婆婆的話。你的付出,婆婆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你的孝順,也必然會贏得婆婆的真心與感激,視你為女兒。有了這樣的感情基礎,彼此間的矛盾必然就少了。
婆婆雖不是親生母親,可她卻生養了你的愛人。作為兒媳,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在言語上多關心婆婆,多跟她說一些體貼的話。世人常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她好言好語,她自然也不會冷若冰霜。遇到一些和家庭有關的事情,記得跟婆婆說一下,就算她不拿主意,也要讓她參與其中,表示出你對她的尊重。你拿出真心誠意了,婆婆又怎會虧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