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來源(2 / 2)

“一個生意上的朋友送的。”孟遙笑眯眯地道,“是個女的哦,很漂亮。”

林哲宇沒有去問,孟遙卻是將她的名字說了出來:“其實你也是認識的,她叫商蔭。”

林哲宇根本不肯去猜這個名字,孟遙現在說出來,他還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才算恰當,所以隻能哦了一聲,道:“聽高軒說,她辭去了臨沐紀委副書記的職務,原來是跑去經商了。”

要想提升紀檢戰線的戰鬥力,一次或者多次的培訓自然不夠, 這僅僅是理論,還需要與實踐相結合,隻是這個實踐什麼時候進行動作,林哲宇遲遲沒有動靜。有的放矢非常重要,林哲宇心裏很清楚,他所搞的培訓隻不過是他打第一炮前的熱身,這一炮是不是能夠真的打響,就要看“實踐”走出來的第一步。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詩海與大多數的地級市一樣,紀檢工作處於一種“不舉報、不查處”的狀態,也就是說,紀委一般不主動出擊。

這對於林哲宇來說,這算是一把雙刃劍。反麵的是,林哲宇推動了紀檢工作,對於目前已經墨守成規的局勢來說,林哲宇無疑是明目張膽地站到了廣大腐敗分子的對立麵,這讓在詩海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林哲宇是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而正麵的是,由於詩海紀檢工作的滯後,肯定是窩了一堆能夠腐敗分子,如果能夠打開這個缺口,對於提高林哲宇在紀委戰線的威信是可以肯定的。

林哲宇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弊,如果從升遷這個角度來說,林哲宇大肆“改革”對他是非常不利的,目前詩海的政局撲朔迷離,僅僅能看得出孟慶德與孫明東之間不和諧,其他的還看不出來,尤其是孫明東與市長胡海飛之間的關係尚不明朗,而孟慶德在詩海的力量可能顯得很薄弱,否則他也不可能這麼久沒有什麼建樹,當然,不排除詩海風氣很正的可能。

隻是盡管明白這些,林哲宇並沒有放棄他的想法。在對嶽父的經曆有了些了解之後,林哲宇明白,自己是不可能達到那個巔峰的,但是他的從政經曆卻是那麼的大氣磅薄,蕩氣回腸,相對而言,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並不是林哲宇最關注的,他所關注的是,在這條路上,他能夠做多少事情,為自己也好,為了給嶽父爭光也罷,這就是他的夢想。

培訓結束後的半個月之後,見林哲宇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動作,絕對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其實對於紀委這個部門而言,大多數人是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的,誰都希望有一個“寬鬆”的工作環境,腐敗分子也好,非腐敗分子也罷,誰都不想在自己的頭上套上一個無形的枷鎖,所以對於紀委沒有動作自然是歡迎的很,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他們分析得很透徹,市紀委已經搞了幾次聲勢浩大的理論培訓班,省紀委都有參與,這無疑是釋放出了一個隱晦的信號,詩海極有可能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