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想到了另一層意思。老王在局級機關領導中算是年輕的吧,今年38歲。而陸書記不過才36歲,他想重用年輕幹部,間接地對老王進行考察。萬一看上,下一步將會大力提拔重用。”
“啊?”
王文超激動得渾身顫抖,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下來。難以置信道:“你說得是真的?”
許昌遠瞪了眼道:“我不過是揣測罷了,你還愣著幹什麼,趕緊去單位啊。”
“哦哦,我沒車啊。”
許昌遠把車鑰匙丟給他,催促道:“趕緊走,開我的車去。”
王文超跌跌撞撞出去了,旁邊的財政局副局長何永年沒心沒肺地正張羅人,許昌遠把麻將一推道:“還有心思打麻將,不玩了。”
“他調研他的,咱玩咱的,又不相幹。”何永年顯然不過癮,嘟嘟囔囔道。
張萬明的眼睛始終沒離開門口,癔症道:“王文超這小子要走運了。”
許昌遠自然明白其中道理,起身道:“我先回單位了。”
縣文聯就在縣委大院的東樓,王文超氣喘籲籲跑回來,縣委辦副主任廖誌國已經站在辦公室門口。黑著臉道:“王主席,縣委辦沒給你打電話嗎?”
王文超一邊作揖一邊道:“打了打了,實在不好意思,家裏有點事耽誤了。”
廖誌國看了看表,又嗅了嗅身上,滿臉嫌棄道:“文聯好歹是個單位,居然沒一個人上班,自己就看不起自己,還讓領導怎麼看得起你。”
文聯作為群團單位,正如許昌遠所說,可有可無的單位,在一個縣裏存在感極低。在外人眼裏,該單位就是一群文人墨客成天起來不幹正事無病呻吟,一點用處都沒有,打心眼裏瞧不起他們。此外,人們常說文聯是養老單位,一些快退休的,或者犯了錯誤的人才來這裏。要是對於那些沒追求的,絕對是好單位。
王文超與陸一偉有著相似的經曆,大學畢業後在中學教書,後來被招進了寫作班子,專門整理龍安文史。結束後被縣委書記看上,調到縣委辦,專門寫材料。跟了六年,完成了華麗轉身,從普通科員一路提拔到正科,縣委書記臨走時將其安排到教育局擔任局長,誰知一年都沒幹下來就被踢到了文聯,直至現在。
當官的最高境界是“文能提筆,武能上鞍”,王文超在文方麵沒得說,調任文聯後創作了大量作品,進階為中作協會員。但在武方麵有所欠缺,沒有殺伐決斷的狠心,以他的性格反倒挺適合在文聯的。
王文超好歹是個一把手,廖誌國絲毫不給麵子。他陪著笑臉道:“最近文聯下麵的協會正在搞活動,他們都下去參加了。”
“別廢話了,趕緊都叫回來,陸書記馬上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