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2 故意為之(2 / 2)

食堂位於西樓拐角,陸一偉和宋勇進了食堂,隻見零零星星幾個人散坐在桌前吃飯,看到兩位領導來了,紛紛起身迎接。

“陸常委,宋鄉長,您二位這邊坐!”副鄉長付江生笑臉相迎,特意用袖管擦了擦椅子,挪出來讓陸一偉坐。然後衝著食堂大師傅高聲喊道:“李全,趕緊給陸常委和宋鄉長上飯!”

陸一偉一臉疲憊坐了下來,習慣性又去掏煙。想到煙扔到辦公桌上了,隻好放棄。回頭掃了眼,問道:“高主席去哪了?”

付江生立馬道:“高主席剛吃完飯回去了,要不我現在給您叫去?”說著起身往門外走。

“不必了!”陸一偉製止道。

付江生本想借此機會巴結陸一偉,沒想到熱臉貼了冷屁股,隻好悻悻地坐在旁邊。見大師傅把飯菜端上來了,又張羅著擦拭碗筷,細心地將筷子頭的一根毛刺剝掉,雙手捧著交給陸一偉。

付江生今年40多歲,從參加工作就在石灣鄉,幹了20多年,熬了個副鄉長,是地地道道的老鄉鎮。看到陸一偉年紀輕輕就是常委,心裏那個酸啊!誰曾想到前兩年還是個無人過問的“棄子”,一轉眼就來了個三級跳,蹦到了常委的位置。

都說樹大好乘涼,陸一偉正是抓住了這一大好時機,在縣委書記跟前晃蕩了一年多,就得到天大的恩賜,這種火箭式的提拔實屬罕見。不但陸一偉,就連地痞混混宋勇靠著陸一偉都從一個城管大隊隊長混到了鄉長,還有焉不拉嘰的高大寬,一下子成了人大主席。如果沒有陸一偉的幫助,這輩子估計就在政府辦退休了。

付江生看到了陸一偉的潛力和能量,上趕著巴結獻殷勤,希望能借陸一偉之手在有生之年再上個台階。

鄉鎮的飯菜有點簡單粗糙,早晨一碗稀飯,一碟鹹菜,兩個饅頭就是一頓飯。而中午永遠是老三樣,土豆、白菜和蘿卜,簡直難以下咽。陸一偉在鄉鎮待了五年多,知道鄉鎮經費緊張,夥食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夥食不好,也是一些機關人員在鄉鎮待不住的重要原因。

新官上任三把火,曆來如此。一任領導到了一個單位,總想著通過一些事和人,殺雞給猴看,以一儆百,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尊嚴。但這三把火如何燒,如同殺豬,各有各的殺法。

有的領導挖掘一兩個不聽話的刺頭做典型,嚴肅處理,以儆效尤。一般情況下,領導會把辦公室主任給撤換掉,換做自己的人。辦公室雖不是什麼實權部門,但這個“中樞紐”發揮著上傳下達、溝通協調的作用,而且掌握一些暫未公開的秘密,如果掌握不好,很有可能導致行政命令失靈,執行力大打折扣。

有的領導喜歡拿上下班考勤做文章。每天早早上班蹲在辦公室,看哪些人遲到早退,看哪些人不把他這個新領導放在眼裏。還有的通過調整職責分工來把控,任人唯親,任人唯賢,通過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都屬於行政管理,但管理模式截然不同。企業有明晰的職責分工和管理製度,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出了問題就由誰承擔。而且管理嚴格遵照規章製度辦事,違反一條處理一件。另外,手裏掌控著人事權,讓誰上就誰上,讓誰下就誰下。但行政事業單位簡直是一團糟,有職責分工,也有規章製度,但執行起來差強人意。領導按照喜好分攤給自己身邊的人去做屬於其他領導分管的工作,出了問題分管領導也要負連帶責任。而規章製度就是一擺設,有些領導自己就帶頭違反,何以約束底下的人?最大的弊病就是人事權。

一個單位領導手裏隻有建議權,而沒有隨意處置職工人事權。想要開除一個無所作為的人,要向上級人事部門建議,領導簽字後再由分管縣領導簽字,一套程序下來累死個人。再者,領導也不願意得罪人,就算一些人吊兒郎當不上班,隻是批評兩句,你也拿他沒辦法,最多不給他評優秀。

這種雙軌製管理方式,造就了一批不講原則、不講團結、不講紀律的社會懶人。拿著國家的俸祿,不為民辦實事,眼中隻有自己的利益,唯利是圖,敗壞了社會風氣,激化了幹群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