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立馬回道:“你急啥哩,領導同誌都說了,政府不會不管的,咱有問題可以找他解決嘛,就算找不到他,咱不是還有妮子嘛。”
“對!”陸一偉堅定地道:“隻要我們挺過這一難關,大家隨時可以來找我,我既然答應了你們,就不會坐視不管,請大家放心。”
陸一偉這麼一說,村民們的情緒相對安穩了些,哭聲漸漸變小。此時已是淩晨二時,窗外依然大雪紛飛,陸一偉站在窗前,心裏始終無法平靜。發生這麼大的災難,縣裏知道了嗎?他們會來救援嗎?如果不會,自己該怎麼辦?消息送不出去,難道就眼睜睜地等死嗎?
他有些後悔今天下午做出的草率決定。這麼大的雪,讓石曉曼的父親出村送消息,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再搭上條人命,怎麼和石曉曼交代?可世上那有後悔藥,他隻能祈禱石父平安無事。
石父的情況確實比較糟糕,剛走了一半就被暴雪攔截在路上,通往鄉政府的唯一通道被堵得死死的,根本無法繞行。無奈之下,他們選擇返回,可天氣過於惡劣,一不小心掉進溝裏,好在有個人相跟著,才算挽救了一條命。幸運的是,石父隻受了點皮外傷,選擇在臨近的村莊休憩,等到天亮之後再回家。
此時此刻,張誌遠一行坐在峂峪鄉政府會議室裏,不停地抽著煙焦急地等待著前方的搶險情況。交通局局長孫長青每隔半個小時彙報一次,可情況不容樂觀。由於道路過於狹窄,大型機械根本上不去,隻能靠人力除雪。可天氣極端寒冷,工作人員簡直受不了,推進速度十分緩慢。
路不通一切都免談,張誌遠心急如焚,命令公安局局長羅誌清再調一批警力過來,並親自督陣,務必於天亮之前搶通道路,深入到重災區。
峂峪鄉鄉長李建偉依然未歸來,黨委書記一直空缺,暫由黨委副書記苗宇飛主持工作。苗宇飛從參加工作就在峂峪鄉,一幹就是三十多年,典型的老板凳。其工作能力一般,關係也不硬,靠著熬資曆混了個黨委副書記,坐等退休。
作為老鄉鎮,他對峂峪鄉的情況了如指掌,可以說足跡踏過全鄉的每一寸土地,甚至那個村誰家有幾口人他都一清二楚,他百無一漏地將各村情況逐個彙報,並特意點出虎山溝6個村莊相對危險,張誌遠正是聽了他的話,調整工作思路,重點對虎山溝一帶進行掘進。
縣委書記來了,苗宇飛拚命表現,希望在張誌遠麵前博個好彩頭,畢竟黨委書記的位置空著了,值得一拚。讓他沒想到的是,好運轉瞬即逝就降臨到他頭上。
張誌遠很認真地道:“苗宇飛,如果你天亮之前能進入虎山溝一帶,並將裏麵的情況及時通報出來,我破例火線提撥,任命你為峂峪鄉黨委書記。”
幸福來得太突然,苗宇飛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使勁在大腿上掐了一把,感覺到疼痛後發現這並不是做夢。他興高采烈答應道:“請張書記放心,我現在就組織一支小分隊,抄近路進虎山溝,保證在天亮之前摸清裏麵的情況。”
“好,一定要注意安全!”
苗宇飛走後,張誌遠又不放心地打電話給楊德榮,詢問通陽鄉的情況。
通陽鄉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不過你峂峪鄉的先天條件要好許多。加上武警支隊戰鬥力強,已經進入遭災相對嚴重的村,估計再過兩個小時就可以深入最嚴重的村。相反,這邊的公安幹警成日養尊處優,那經曆過這種大場麵,個個畏首畏尾,不願出力。
這時,財政局局長肖誌雄走進來彙報工作,道:“張書記,第一筆物資款已經撥付下去了,物資局的同誌已經采購了2000頂帳篷,還有一些棉衣棉被,估計天亮之前就能運回來。”
張誌遠好奇地道:“這些東西平時都不儲備嗎?”
肖誌雄道:“平時有儲備,可數量少,再者,帳篷長時間不用,已經風化了,完全不能使用。而棉衣棉被也被蟲蛀了……”
這些東西屬於戰略性物資,按照相關工作預案,必須儲備到一定的數目並科學管理,然而,南陽縣很少發生自然災害,所有人都掉以輕心了。
張誌遠沒再追問,而是小聲問道:“我聽說陸一偉今天早上借了你的車,他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