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縣並沒有因為李虎剛事件而震蕩,及時召開全縣幹部大會,傳達市委五屆十三次會議精神,張誌遠借勢提出了“打造三大工業園區,整飭領導幹部‘三風’之弊,達到城建、民生和環境三大提升,實現南陽三年大變樣”的“四個三”發展思路。具體落實,就從遴選副縣長開始。
關於“遴選副縣長”一事提到常委會時,張誌遠本以為會引起極大反響,沒想到全票通過,就連不發表任何意見的縣長楊德榮也投了讚成票,著實讓他有些意外。不管這麼說,這事敲定下來,就抓緊實施。還是先前敲定的方針,由縣委副書記馬菲菲具體負責。
馬菲菲剛上任就接到這麼一項重要的工作,態度格外認真。與組織部長閆東森幾次座談,並親自執筆起草實施方案,由秘書石曉曼整理成征求意見稿,於近期上常委會通過。
實施方案放在張誌遠案頭,張誌遠卻遲遲不肯拍板。不得不說,馬菲菲起草這個方案動了腦,用了心,但有些條條框框過於生硬,甚至不符合南陽實際,如果一旦公布出去,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說到底,還是基層工作較少,幹脆說,已經脫離了實際閉門造車。
“一偉,馬書記起草的方案你看了嗎?”張誌遠指著桌前的實施方案詢問陸一偉。
張誌遠要求陸一偉全程參與,可剛愎自用的馬菲菲堅持親力親為,包括這份實施方案除了秘書石曉曼以外,沒有任何人看過。陸一偉還是通過石曉曼那裏了解了隻言片語,但並不全麵。他搖搖頭道:“張書記,我了解一些,沒有看過。”
“哦。”張誌遠道:“那你現在看看吧。”
陸一偉接過方案,坐在一旁仔細地研讀起來。前麵的大話套話一筆帶過,最主要的是實施步驟部分。方案對張誌遠的精神把握的還算到位的,並對其要求進一步細化。
推薦方式分三種:一是單位推。本單位召開職工大會采取無記名投票進行推薦,推選出來的報本係統黨委,再由黨委進行甄別投票;二是個人推。對部分在單位推選不上的,可以直接到組織部報名,但要符合報名條件,條件附後;三是老幹部推薦。由部分退休的老幹部對相關候選人進行綜合評判並推薦。
三種推薦後,確定初步候選人。再經過層層審查後,召開全縣黨員大會和人代會,再一輪推選,選出正式候選人。再由常委會綜合研判後確定候選人。
步驟繁瑣,且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作為南陽縣的頂層設計者,越是複雜,才能彰顯其程序的嚴肅性和規範性。畢竟僧多肉少,把誰落下也不合適,幹脆讓其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不管怎麼樣,必須得在掌控範圍內。
再看報名條件,第一條就把大部分人拒之門外,要求大專以上學曆。這不從屬招罵嘛。要知道,南陽縣的官員大部分是初高中學曆,大專以上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就算有大專以上學曆的,大部分都是通過後期加工取得的文憑。如此公布出去,必然遭來非議。
第二條是期滿三年的正科級以上領導幹部。這條倒也說得過去,不過這麼一規定,有一部分人就無權參與了,比如說陸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