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發展目標貼合時代潮流,與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也有自己的特色,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工業園區建設。其他地市都是一窩蜂建設開發區、高新區,一味追求高精尖項目落地,卻忽略本地資源的整合改製。他的目標就是要通過整合改製,壯大發展本土企業,努力培養培育一批新企業人,闖出一條有別於其他地方的路子。
張誌遠看到秦修文的報告後,心中暗自得意,這不和自己的思路如出一轍嘛。想起前段時間秦修文陪同省委秘書長羅中原一同到南陽縣調研,難道靈感來源於此?他不敢胡亂揣測,就算是借鑒的南陽縣,那也是人家的東西。
另外,還有幾個重要的人事調整,讓人瞠目結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韓洪剛榮升為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同河任組織部長;市公安局局長李振堂任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市長蘇啟明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省報記者柳文川調任北州市任副市長。
組織部長上市委副書記這沒有爭議,爭議比較大的非李振堂和蘇啟明了。先說李振堂,直接從市公安局局長的位置直接入常,違背常理不說,簡直就是破格提拔。這一結果對於張誌遠來說無疑是好消息,至少李振堂是侯永誌曾經的部下,有些事還是能說上話的。
蘇啟明就更加莫名其妙了,成績平平不說,在南陽縣招商引資失敗,捅了那麼大一個窟窿,市委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稀裏糊塗入常,成為市領導,這讓很多人看不懂,猜不透。有人說是借老丈人的威望,有人說他和市委書記秦修文是同學,不管哪種情況,人家是常務副市長了,這就是命!
蘇啟明主政南陽期間,張誌遠與他並沒有發生太大的不愉快,總體上還算和睦相處。如此一來,張誌遠對水泥廠一事就更不能大動幹戈處置了,不管怎麼說都得給蘇啟明麵子。
陸一偉得知這一消息後,或多或少有些失落。前段時間蘇啟明要帶他走,可自己沒有答應,還讓張誌遠從中協調,才算留在了南陽縣。現在看來,如果當初答應了蘇啟明,在市政府辦公廳工作幾年,輕而易舉就能上幾個台階。命運總是捉弄人,誰能想到蘇啟明能爬上去呢。
值得欣慰的是,陸一偉看到了老熟人。省報記者柳文川神不知鬼不覺就到了北州市任職,陸一偉一猜就知道大學教授蔡潤年是幕後推手。省委書記跟前的紅人,提拔個人還不是輕輕鬆鬆?柳文川的提拔也給陸一偉提了個醒,蔡教授這條線是絕對不能中斷。
原本定於11月5日的人代會提前到11月1日召開,任務隻要是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人大主任。由於秦修文參與選舉,毫無懸念地高票當選為人大主任。至此,秦修文身兼兩職,權力空前的集中和強大。在隨後的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上,一條消息異常勁爆,宣布罷免人大副主任楊大慶的職務,並撤銷其人大代表資格。
這條任免決定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不過從省城傳來的另一則消息與其前後呼應,讓人們一下子恍然大悟。
幾乎是與此同時,省紀委宣布省人大城建和環資委主任李虎剛嚴重違紀的通知。這麼一聯係,人們又回到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侯永誌事件上。其實當初調離李虎剛時,好多人都已經猜到其下場了,這種調虎離山計太熟悉了。先把你調離,然後暗地裏調查取證,掌握足夠證據後再一舉拿下,就算你有一萬個不服氣,為時已晚。
關於李虎剛的消息很簡短,並沒有透露過多的細節,給人們留下很多的懸念。不過,源源不斷的消息從省城傳出來,暗指其官商勾結,大肆斂財。而且,據說省委書記黃繼陽得知後非常生氣,要求嚴懲不貸,殺一儆百。特別指示北州市,要進一步肅清北州官風官氣,決不允許再出現類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