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權威分析
情境中的兩則例子,已深刻地告訴我們,千萬不可小看你身邊的那些“小人物”,跟他們搞好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到了關鍵時刻,說不定就會成為左右大局、決定生死的“重磅炸彈”。因此,這種人萬萬不可得罪。相反,我們得好好加以利用,讓他們來給我們幫忙辦事。但是,求這些“小人物”辦事也並非易事。一是,作為一個地位低等的群體,他們有著深度的自卑感,如處理不當就會傷及其自尊,引起對方的反抗和抵觸,那麼讓其辦事就隻得免談。二是,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他們雖身份低微,但上有天罩著,難免又帶著一分仗勢的傲氣。所以,要換得他們全心全意為你服務,得開動腦筋,采取相應的策略。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巧妙暗示
如果那些“小人物”辦事的方法不符合你的要求,你不能當麵指責,這隻會造成對方的反抗,容易把事搞砸。而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則可以輕鬆地把事情處理好。例如:
法國一家大超市的經理蘇菲每天都到她的連鎖店去巡視一遍。有一次她看見一名顧客站在台前等待,沒有一個售貨員對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貨員呢?他們在櫃台遠處的另一頭擠成一堆,彼此又說又笑。身為經理的她當然對這一情況很不滿意,一定要糾正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但蘇菲並沒有直接指責那些在上班時間閑談的售貨員,她采取了巧妙暗示、保全員工麵子的方法處理了這件事。她站在櫃台後麵,親自招呼那位女顧客,然後把貨品交給售貨員包裝,接著她就走開了。售貨員當然看到了這個情況,自責的她們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類似的情況。
蘇菲沒有直接指責員工的不負責,而是親自去為顧客服務,讓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失職,起到了間接地糾正員工錯誤的作用。
再如,紐約的瑪麗女士運用巧妙暗示的方法使得一群懶惰的建築工人,在幫她蓋房子之後清理現場。工人開始幹活的前幾天,瑪麗女士下班回家之後,發現滿院子都是鋸木屑。她不想去跟工人們抗議,因為他們的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後,她跟孩子們把這些碎木塊撿起來,並整整齊齊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領班叫到旁邊說:“我很高興昨天晚上草地上這麼幹淨。”從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撿起來堆好放在一邊,領班也每天都來看看草地的狀況。
這種辦事的方法,使人們易於改正他的錯誤,又維持了人們的自尊,使他自己以為自己很重要,使他希望和你合作把事情辦好,而不是反抗或抵觸。
方法二:冷廟燒香,施小恩獲大利
一般人都對顯赫的大人物趨之若鶩,而對於一些“小人物”則不屑一顧,甚至將其打入冷宮並拋之一白眼。殊不知經常給冷廟的菩薩上支香,施施小恩,往往能換得對方湧泉般的回報而得大利。
香火盛的熱廟,燒香人太多,菩薩注意力分散,你去燒香,也不過是香客之一,顯不出你的誠意,引不起菩薩的特別注意,也就是說菩薩對你不會產生特別的好感,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也以眾人相待,不會特別幫忙。
冷廟的菩薩就不然了,平時冷廟門庭冷落,無人禮敬,你卻很虔誠地去燒香,菩薩對你當然特別注意,認為你是他的知己,感情之好,自不待言。你雖同樣地燒一炷香,菩薩卻認為是天大的人情,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自然特別幫忙,即使將來風水轉變,冷廟變成熱廟,菩薩對你還是會特別看待,認為你不是勢利之輩。菩薩如此,人情亦然。
某些無人問津的“小人物”也許就是呆在冷廟中的一尊有靈的菩薩,你應該像對待熱廟一樣看待他,時常去燒燒香,逢到佳節送些禮物。他是窮菩薩,你送的禮物務求實惠。然而你隻是往,他是不會來的。不是他不知道還禮,而是無力還禮。雖然他不會還禮,但一旦他日你有所相求,而他又力所能及之時,他是會還你人情,全心全意為你辦事的。
四、成功案例
曆史有名的老奸巨滑的政客戴笠深明利用“小人物”之理,即使在公事公辦之際,也不忘了與這樣的人拉上關係,一旦交情確立,他就能夠從中得到源源不斷的好處。
戴笠當軍統頭子時,逢年過節,都要派人出去送禮,這禮並非是送給達官顯貴的。他手下的人把汽車停在國府路(今南京長江路)附近,到了黃昏人靜的時候,就會有人過來問:“戴局長有東西交給我嗎?”然後接過紅包悄然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