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耳部疾病常用藥物
耳部局部用藥注意事項:① 耳部局部用藥前,先取出耵聹,拭淨外耳道分泌物,清潔外耳道;② 滴耳液滴耳前適當加溫,避免藥液過涼滴入耳內誘發眩暈;③ 耳道內一般不用粉劑;④ 一般不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等滴耳;⑤ 滴藥時一般取坐位側偏頭或側臥於床上,患耳外耳道口向上,用手向後上方(小兒向後下方)牽拉耳廓,將外耳道拉直後再滴藥。這樣可以使藥液沿外耳道緩緩流入耳內,否則藥液不易到達病變部位。滴藥後輕輕按壓耳屏。滴液後保持原體位5~10分鍾,並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3~5次,通過外力作用使藥液經過鼓膜穿孔處流入中耳。
1.碳酸氫鈉甘油滴耳液(耵聹水)(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ear drops)
濃度:3%~5%。
成分:碳酸氫鈉5 g、蒸餾水50 ml、甘油加至100 ml。
作用:溶解和軟化耵聹、痂皮。用於外耳道耵聹栓塞。
用法:每日數次,每次數滴,3~5日後衝洗外耳道將耵聹洗出。
2.過氧化氫滴耳液(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ear drops)
濃度:3%。
作用:過氧化氫滴入耳內後,其初生態氧與膿液等有機物結成泡沫,具有消毒、清潔、除臭作用。用於外耳道炎及中耳炎鼓膜穿孔後鼓室膿汁較多的病例。
用法:每次數滴,滴後再用耳用棉簽將泡沫擦淨,每日2~3次。
3.酚甘油滴耳液(phenol glycerine ear drops)
濃度:2%。
作用:殺菌,止痛和消腫。用於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時。
禁忌證:禁用於鼓膜已穿孔的病例。
用法:每日3次,每次3~4滴。
4.氯黴素滴耳液(chloromycetin ear drops)
濃度:0.25%~0.5%。
作用:抗菌譜較廣,適用於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耳。
用法:每次2~3滴,每日3次。
5.氧氟沙星滴耳液(ofloxacin ear drops)
濃度:0.3%。
作用:對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萄萄球菌有殺菌、抑菌作用。用於外耳道炎、化膿性中耳炎。
方法:每次3~5滴,每日2次。鼓膜穿孔的小兒患者不宜使用。
6.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lomefloxacin hydrochloride ear drops)
濃度:0.3%。
作用:對於敏感細菌如腸杆菌科細菌(大腸埃希菌、誌賀菌屬、克雷伯菌屬、變形杆菌屬、腸杆菌屬)、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不動杆菌、銅綠假單胞菌等有殺菌、抑菌作用。
方法:成人每次5~10滴,每日2次,根據症狀適當增減滴耳次數。對小兒滴數酌減。
二、 鼻部疾病常用藥物
鼻部局部用藥注意事項:① 藥液不要影響鼻部黏膜纖毛功能。② 藥液應與鼻黏膜表麵黏液pH 5.5~6.5相適應且應等滲。③ 鼻部黏膜對藥物吸收能力較強,故局部用藥必須考慮到對全身的不良反應,尤其對心血管係統和中樞神經係統的影響。④ 通常情況下,鼻內不宜局部滴用抗生素溶液。但在萎縮性鼻炎、鼻硬結病、不動纖毛綜合征、Kartagener三聯征(鼻-鼻竇炎、支氣管擴張和內髒轉位)等疾病時,鼻腔黏膜表麵黏液纖毛功能障礙,細菌滋生,可考慮局部應用抗生素,一般選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利福平等局部衝洗,而不要選用經常全身應用或新開發的抗生素。
鼻部用藥方法:① 鼻部滴劑:患者先擤出鼻涕,平臥,肩與床沿平齊,頭後仰下垂,使鼻孔垂直朝上。每側鼻孔滴入藥液3~4滴,30秒後頭向左偏斜30秒,再向右偏斜30秒,然後頭恢複原位維持30秒,最後坐起將頭前低,藥液可充分分布於整個鼻腔、各個鼻道。② 鼻部噴劑:坐位,擤出鼻涕後,右手持藥瓶,將噴嘴放入左側鼻孔,噴嘴方向對著左側眼外角,使藥液噴到鼻腔外側壁,右側鼻腔用左手,方法相同。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用藥物
1.高滲鹽水的鼻內局部應用
成分:2%~3%氯化鈉鹽水。
作用:收縮鼻黏膜血管,改善鼻腔通氣,促進鼻竇引流。
用法:鼻腔衝洗。
2.抗組胺類鼻噴劑
成分:包括氮斯汀(azelastine),左旋卡巴斯汀(levocabastine)等。
作用:用於變應性鼻炎。
用法:每次2噴,每日2~3次,噴入鼻腔後15~30分鍾起效。
3.肥大細胞穩定劑
成分:包括色酮類鼻噴劑,有色甘酸鈉(cromolyn sodium)、尼多克羅(nedocromil)等。
作用:在花粉期前1周開始應用,可預防變應性鼻炎患者症狀發作。
用法:每次2噴,每日2~3次,噴入鼻腔後15~30分鍾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