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經過短暫的磋商之後,很快就有了一個全新的方案,劉徹把武威要塞直接調撥給了虎克,放置在了與昭仁帝國相鄰的邊界線上,要知道一個武威要塞就足夠媲美一支滿編艦隊的攻擊力了,尤其是作為防禦手段來說更是遠超艦隊的存在。
然後除了本身在虎克麾下的戰艦之外,劉徹還調撥給了他整整一千艘赫卡特級戰術驅逐艦以及一千艘海燕級驅逐艦,除此以外武立星係所有的護衛艦都受到虎克的節製,這樣的軍勢足夠在邊境上用來防禦了。
其實手段還不止這一些,要知道隱藏在毒牙星上的複仇者級戰列艦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啟用,假如說昭仁帝國對武立星係動手,那麼隨著毒牙星上軍需倉庫的開啟,當近一千艘複仇者級戰列艦出現的時候,別說昭仁帝國的進攻了,大漢直接可以攻擊昭仁帝國的本土!這才是防禦手段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正因為有了這一係列的應對手段,所以劉徹才能夠放心大膽的把武立星係交給虎克,而且其實在他心裏也有著幾分信心,因為他不相信昭仁帝國會對大漢動手,最起碼現在不會。
正如同巴筱章占據中陽星係之後,烈陽帝國的反應一樣,昭仁帝國在與烈陽帝國開戰的當下,也不可能貿然與大漢交火,因為這根本不符合戰爭的原則,除非相信本身的實力能夠一次性征服兩個勢力,否則就算是瘋子也不會針對兩個勢力同時開戰。
武立星係有了虎克的保衛,劉徹這才騰出手,命令所有的出征艦隊開始向著中陽星係挺進,作為此役的橋頭堡,中陽星係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劉徹決定率領所有的出征艦隊抵達中陽星係與巴筱章軍團彙合之後,再來看看接下來的情況。
一路上並沒有隱藏蹤跡的可能,劉徹也就大大方方的無視了許多不明身份的視線的窺探,反正此次帶來的都是些固有和外購而來的戰艦,就算是一艘艘點過,也不會有什麼多餘的發現,最多就是感歎一下大漢的經濟實力罷了。
此行由三百艘萬王寶座級戰列艦和三百艘多米尼克斯級戰列艦領銜,其餘的戰艦更是數不勝數,以赫卡特級戰術驅逐艦舉例來說,除去購買而來的普通型號以外,自造的赫卡特級戰術驅逐艦達到了二千七百餘艘。
比起複仇者級戰列艦的生產製造率來說,肯定是要高出許多,這是多年的生產經驗所注定的結果,再加上備足的生產材料,使得赫卡特級戰術驅逐艦的製造就沒有停歇的時候,如此的情況之下,大漢的軍工產業自然能夠為大漢海軍源源不斷的提供赫卡特級戰術驅逐艦了。
雖然定下了此行的方略,但是如果昭仁帝國與烈陽帝國之間一天沒有燃起戰火,那麼作為旁觀者的大漢就有一天的危險,因為隨著劉徹率領著大漢海軍踏出武立星係,本是昭仁帝國與烈陽帝國之間的戰爭就變成了三國之爭。
沒錯,在劉徹看來,大漢本身就是以“國”來定義的,哪怕沒有掛上什麼彰顯政治製度的後綴,可此時的大漢已經不是擁有雛形那麼簡單了,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國家勢力政體。
“國安局的情報人員繼續收集情報,方便的時候可以多多刺激雙方,誘使戰爭提前來臨,隻有通過戰爭把此間的水攪渾了,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劉徹的想法的確不錯,他希望通過大漢情報人員的努力,來使得昭仁帝國和烈陽帝國的戰爭提前來臨,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到王孑孓拿出方案來進行挑撥,昭仁帝國與烈陽帝國的戰爭就已經在卓陽星係打響……